暑假來襲,炎炎夏日,孩子如何健康度夏?7月13日,在越秀區東山印象臺舉辦的“白云山虛汗停杯中醫藥科普啟蒙嘉年華”上,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專家林曉紅現場傳授兒童暑期防暑保健“干貨”,助力家長科學守護孩子健康。
林曉紅指出,暑熱夾濕的天氣,易讓兒童脾胃受損。孩子們貪涼吃冷飲、吹空調過度,加上作息不規律,容易出現“脾失健運”,導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問題。對此,她建議家長讓孩子多食用健脾祛濕的冬瓜薏米湯、陳皮山藥粥,日常還可用烏梅冰糖飲或三豆飲(綠豆、赤小豆、黑豆)代茶,解暑又不傷脾。同時,每天早晚給孩子順時針摩腹3至5分鐘,或按揉足三里穴,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孩子活動量大,大量出汗影響睡眠,還易耗氣傷陰,使孩子精神不振、易感冒。林曉紅提醒,活動后要及時擦干汗,防止直吹冷風。出汗后及時給孩子補充溫水、稀釋的淡鹽水或酸梅湯,避免一次性狂飲,此外,太子參麥冬瘦肉湯有很好的益氣養陰功效。
假期中,孩子作息紊亂,容易晚睡晚起、沉迷電子產品,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出現入睡困難、煩躁等情況。林曉紅建議,盡量保證孩子晚上9點半到10點期間入睡,養成睡 “子午覺” 的習慣。睡前1小時避免興奮活動,可用合歡皮、菊花少量泡水給孩子沐足安神,或輕柔按揉神門穴。
科普活動現場,兒童體驗非遺搓丸。
從望聞識藥、香囊手作到非遺搓丸體驗,活動現場化身中醫藥趣味課堂,孩子們通過趣味競賽辨認藥材,親子搭檔DIY驅蚊香囊,體驗嶺南安宮技藝非遺文化,共練太極健身操。四年級的張渼茵對用中藥材制作驅蚊環節印象深刻,渼茵媽媽認為,活動對傳播中醫藥文化非常有意義。
白云山中一奇星藥業市場部部長唐俊雄表示,企業發起的科普嘉年華、親子馬拉松、專家課堂等活動,已走進全國十多城,希望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讓中醫藥文化在孩童心中生根發芽,守護健康未來。
活動主辦方之一、健民醫藥副總經理李光武表示,將藥師資源和健康服務主動送進社區,以生動形式在孩子心中種下健康和文化種子,是社區藥房的核心價值?,F場,大塘街社工站融合中醫藥主題與未成年人保護,設置了生命教育、暑期安全、防毒拒艾、救助集市等科普主題,護航孩子安全假期。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黃馳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