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誰能想到,令無數國人痛心疾首的“孟晚舟事件”,如今竟再一次上演!
一個IT工程師,剛下飛機就被直接帶走,簡直讓人無法想象,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七年前孟晚舟的噩夢重現,這一次美國又要拿無辜的中國公民當棋子嗎?
作者-水
又來這一套!
又來了。7月3日的米蘭機場,上演了一出熟悉的劇目。一對想要度蜜月的中國夫婦,剛下飛機就被意大利警察給帶走了。
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七年前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被抓的場景,如今在意大利完美復制。
事情要從上海積塔半導體公司信息主管徐澤偉說起。這位工程師剛和妻子踏上意大利的土地,準備開啟他們期待已久的歐洲蜜月之旅。
行李箱里裝著相機和旅行指南,心中滿是即將游覽文藝復興名城的期待。誰知道,剛下飛機連米蘭的空氣都沒呼吸幾口,幾名意大利警察就徑直走了過來。
警察手中拿著一張照片,對著徐澤偉反復比對,最終給他戴上了手銬。當時的場面讓人不寒而栗,這對夫婦看到這一幕都懵了。
自己只是普普通通的游客,意大利警方為什么要不明分說地直接抓人?答案很快揭曉:這一逮捕行動,是意大利警方按照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下達的指令實施的。
更讓人震驚的是,FBI早就把他們的航班號、座位號以及護照信息發給了意大利當局。這說明什么?說明在他們登上飛機之前,美國人就已經把這張網撒好了。
FBI的情報網撒得比漁網還密,想要抓誰,提前就安排得明明白白。意大利警方的行動異常迅速,要知道按照意大利一貫的辦事效率,這種速度幾乎不可能實現。
徐澤偉很快被押往米蘭郊外的布斯托-阿爾西齊奧監獄,等待他的是美國要求的引渡聽證。而他的妻子含淚向調查人員解釋:"我們只是普通游客,為了這次旅行,丈夫特意向公司請了8天假。"
可這場精心策劃的"釣魚執法",讓一個普通家庭的美好期待瞬間化為泡影。
誰會傻到用真名搞黑客?
美國司法部的指控來得很快,四天后就公開支持意大利警方的行動。他們指控徐澤偉參與"由中國國家支持的黑客活動",包括所謂的"竊取美國新冠疫苗研究數據"。
還聲稱他利用微軟電子郵件系統漏洞,隸屬于名為"鉿"(Hafnium)的黑客組織,這個組織據說攻擊了超過6萬家美國實體。
可是,這些指控聽起來就很荒誕。
先說說這個"新冠疫苗數據竊取"的說法吧。2020年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占據了領先地位。國內的幾款疫苗早就進入了三期臨床試驗,2021年初就獲得了批準。
中國為什么還需要去竊取那些已經落后的疫苗技術?自己家的東西都比外面的先進了,干嘛要費這個勁去偷人家落后的信息?更關鍵的是,現在還有誰會傻到用真實身份搞網絡攻擊?
網絡攻擊者通常會使用虛假身份、匿名工具來隱藏真實身份,使用真實身份等同于自投羅網。更有意思的是,徐澤偉通過律師透露了一個關鍵細節:他在2019年到2020年期間丟失過手機。
而美方指控的時間段恰好是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這個時間上的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有人在此期間冒用了他的身份信息。
徐澤偉的辯護律師也表示,從事黑客和間諜活動的人,通常不會使用本人真實身份直接關聯的證件或賬號去操作。沒有人會用自己的真名去干這種事,那實在太蠢了!
美方的這些指控,證據主要來自所謂的"秘密證人"和一些"加密通信記錄"。
這種證據完全就是一些沒有實質依據的指控。說到底,這些所謂的罪名聽起來煞有介事,但仔細一琢磨,處處都是漏洞。
加拿大的前車之鑒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孟晚舟那檔子事。
2018年12月,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溫哥華轉機時,同樣是人還沒走出機場,就被加拿大相關人員給扣了下來。指控她對匯豐銀行說謊,這起案件顯得更為荒謬。
孟晚舟團隊提交了華為相關員工的證詞,能夠證明匯豐銀行知曉華為在伊朗的業務。
可是對方卻一一拒絕了這些證據,認為這些已經超出了引渡案審理的"恰當范圍"。同樣的劇本,不同的演員,為什么每一次都能精準打擊到中國人的痛點?
這背后的套路簡直如出一轍:先是FBI提供情報,然后盟友配合抓人,最后美國要求引渡。
從溫哥華到米蘭,從華為高管到半導體工程師,美國這套"長臂管轄"的把戲越玩越熟練。
孟晚舟案中,加拿大配合美國扣押華為高管近三年,結果呢?中加關系長期凍結,加拿大企業在中國市場大幅縮水,損失慘重。
據統計,在孟晚舟被扣押期間,加拿大對華出口下降了數百億美元。特別是農產品、能源等重要出口商品,幾乎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
現在輪到意大利了,他們會重蹈加拿大的覆轍嗎?如果意大利真的配合美國把徐澤偉引渡過去,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要知道,中意之間的經貿關系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意大利是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國家,雙邊貿易額連年增長。
為了配合美國的"反華劇本",把中歐關系推向危險邊緣,這買賣真的劃得來嗎?
這話雖然刺耳,但確實道出了某些歐洲國家的尷尬處境。孟晚舟最終安全回到了祖國,但經歷了1028天的非法扣押。
這1028天,對于孟晚舟個人來說是痛苦的煎熬,對于中加關系來說是慘痛的教訓。
歷史不會簡單重演,但卻會驚人相似。意大利真的要步加拿大的后塵嗎?
手銬鎖不住的中國決心
往后看,這事兒還沒完。徐澤偉服務的上海積塔半導體,可不是什么無名小卒。
這是中國芯片突圍的關鍵力量之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23年獲得135億元國資領投的融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國內市場的地位。
美國為什么偏偏要對徐澤偉下手?答案很簡單:半導體行業正是美國重點"打擊對象"。
中美之間的科技戰早就從最開始的貿易戰,升溫到了更為直接的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美國甚至出臺了《芯片法案》,就是為了限制對華高端芯片出口。
想讓中國企業沒有高端芯片可用,這算盤打得挺精。可是美國沒想到的是,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進步速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越是打壓,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越是突飛猛進。就在幾個月前,美國FBI還懸賞1500萬美元追捕四名"涉嫌與伊朗進行技術交易"的中國公民。
如果中國科技沒有發展到美國忌憚的程度,美國是不會使出這樣的手段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的打壓恰恰證明了中國實力的提升。
當徐澤偉的引渡聽證會與扣押令在米蘭法院上演,這或許意味著半導體領域的科技暗戰已經從實驗室蔓延到了國際機場。
可是美國這套把戲還能玩多久?中國能讓孟晚舟成功回來,徐澤偉或許亦是如此。
結語
意大利的手銬或許能鎖住中國一個工程師,但鎖不住中國捍衛公民尊嚴的決心!
美國越是使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越是暴露了自己的虛弱和恐慌。
正如那句話說得好:"壓力之下必有反彈,打壓之下必有突破。"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美國可以繼續它的霸權游戲,但最終會發現,時代的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參考信源: 上海IT工程師落地米蘭被逮捕 涉工業間諜指控2025-07-10 13:53:56 來源:騰訊新聞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