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推動深??萍几哔|量發展”,海洋經濟首次被提升至戰略高度,政策明確支持深遠海風電開發、海纜技術升級等方向。
7月1日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再次強調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要做強做優做大海洋產業,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舉措。
“海洋經濟”今年已經兩次在國家重要會議中被提及,政策層面驅動強勁。
國內海風項目陸續開工 行業景氣度提升
根據風光公用組測算,截至2025年6月末,行業在建海風項目超過9GW,景氣度較2024年有所提升,且海纜供給格局在2020—2021年“海風搶裝潮”后三年時間得以優化。
根據2024年報披露,中天科技海洋系列在手訂單約134億元,亨通光電海底電纜、海洋工程和陸纜產品在手訂單約180億元,兩家海纜龍頭在手訂單充沛、且預期有望持續增厚。
2025年以來,各省海風項目開工加速,江蘇兩豐項目已進入密集交付期,未來更多國內海風項目的陸續開工有望推動訂單確收,為利潤兌現帶來支撐;“十五五”深遠海開發趨勢亦有望貢獻增量市場。
“陸數海算”模式有望開啟算力升級新紀元
根據研究機構數據,截至2025年初,全球海底光纜條數達600條。海底光纜是全球信息通信的主動脈,AI算力需求的增長、跨洋流量的快速攀升有望拉動其需求。此外,海洋計算基礎設施同步崛起,作為中國首個海上風電融合型海底數據中心,上海臨港海底數據中心已正式開建。
以“陸數海算”(陸地數據生產+海底計算處理)為代表的新范式,正驅動海洋新質生產力實現跨越式突破。據介紹,“陸數海算”不是簡單地復制“東數西算”模式,而是通過沿海200公里近海算力圈,解決數據富集區的低延遲需求。
“海底數據中心部署于近海水域的水下環境中,想要實現‘陸數海算’,構建一毫秒以內的時延圈,就需要通過光電復合海纜將海底數據中心與陸地岸站基站進行高速互聯,并進一步將其接入中國電信骨干網絡節點。”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信”)臨港海底數據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國電信為臨港海底數據中心構建了“全光+智能調度”的“陸海一體化”高速通信網絡,從而實現資源的動態調度與服務質量的可靠保障。
此外,海底數據中心想要將各種IT硬件設施放入大海,既需要確保做好密封、防腐等維護工作,還需要保證電力安全運營,每一個步驟都意味著巨大的技術難關。
來 源 | 金融界、智通財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