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進入“食菌季”,今晚吃什么菌你想好了嗎?
當連綿雨絲浸潤麗江山林,沉睡在腐殖層下的真菌孢子便被悄然激活。入夏以來,持續降水帶來的濕潤氣候,讓一年一度的野生菌生長旺季正式拉開帷幕。在云霧繚繞的山林間,形態各異的野生菌破土而出,這口來自山野的時令鮮味,也成了麗江餐桌上最具辨識度的味覺符號。
踏入麗江各個農貿市場,仿若闖入野生菌的繽紛王國。雞樅菌、牛肝菌、青頭菌、雞油菌、松茸等,形態各異、色澤絢麗。它們的價格區間從每斤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卻依然點燃了市民嘗鮮的熱情。市場里熙熙攘攘,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選購的人群,大家都想把這份山野饋贈的時令鮮味帶回家中。
“今年腿腳不便,上不了山,就來市場過把‘采菌癮’。” 市民王阿姨挎著菜籃,熟練地挑選著中意的菌子,“準備買點開荒菌炒臘肉解饞。”
在群菌之中,“菌中之王” 松茸依然身價領跑,品相好的每斤價格可達數百元,是嘗鮮與饋贈的首選。而牛肝菌憑借厚實滑嫩的肉感,雞樅憑借無可替代的鮮甜,也成為市民餐桌的常客。金甲市場的攤主和女士介紹:“這兩天生意很好,今天賣得最好的就是 32 元一斤的開荒菌。” 她還推薦道:“這兩天的菌子價格一天一個樣,主要還是剛上市的原因,大家可以等價格穩定了再買來品嘗。”
同時,近年來進山采菌成為一種風潮,野生菌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味蕾上,更延伸到了山野林間。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各類 “采菌子” 一日游路線火爆出圈,從專業向導帶隊深入原始森林探秘,到親子采摘體驗自然樂趣,吸引了大量游客奔赴麗江。與此同時,本地人的朋友圈也紛紛被 “上山撿菌子” 的圖文刷屏,一張張菌菇照片,一則則采菌趣事,隔著屏幕都能傳遞出收獲的喜悅與期待。
隨著食菌高峰的到來,安全警鐘需要再次敲響。野生菌美味難擋,但它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麗江市政府食安辦呼吁廣大市民和游客:不盲目自信自身經驗或民間流傳的野生菌辨識方法和加工方法,不購買自己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菌;在加工烹調野生菌時采用的方法要得當;食用野生菌不要多種混雜同食;烹制野生菌要炒熟煮透,吃菌時不要喝酒;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現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進行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雨季的野生菌,是麗江獨有的時令饋贈,是舌尖上的狂歡密碼。然而,這份大自然的鮮美背后,潛藏著不容忽視的暗礁。唯有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嚴格遵守 “不采不買不識菌”“只吃認識的!只吃熟透的!” 的鐵律,方能在飽覽山野之趣、享受美味珍饈的同時,不負這一年一度短暫的云南山珍盛宴。珍愛生命,安全食菌,方能無負此季鮮美。
(采寫:和永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