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們家不需要保姆了,您回農村吧。"兒子冰冷的話語像刀子刺進我心里。站在廚房門外,我手中的湯勺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城里媳婦嗤笑一聲:"就她那樣,連保姆都不如,還是趕緊回鄉下吧。"我僵在原地,回想起半年前兒子接我進城時信誓旦旦的承諾:"媽,我娶了城里媳婦,咱們全家都能享福了!"
01:
三十年前,我和老伴含辛茹苦把兒子小軍養大。我們是地道的農村人,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老伴常說:"咱們苦一輩子沒關系,只要孩子能出息。"于是我們省吃儉用,砸鍋賣鐵也要供小軍讀書。
小軍從小聰明,學習一直名列前茅。高考那年,他考上了省城的重點大學,我和老伴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送他去學校的路上,老伴偷偷塞給他攢了好久的一千塊錢,說:"兒子,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娶個好媳婦。"
大學四年,小軍很少回家,每次回來都嫌棄家里又臟又窮。我和老伴不怪他,反而更加努力干活,希望能多攢些錢幫他將來成家。畢業后,小軍留在了城里,找了份不錯的工作。三年后,他在電話里興奮地告訴我們:"媽,我要結婚了!對方是城里姑娘,家里條件不錯,爸媽都是公務員。"
聽到這消息,老伴高興得直搓手:"兒子有出息了,找了個城里媳婦。"我卻擔心:"城里姑娘會不會看不起我們這些農村人?"老伴笑著說:"傻啊,這年頭誰還在乎這個,人家看中的是咱兒子有本事。"
婚禮那天,我和老伴穿著買了很久的新衣服,小心翼翼地走進豪華酒店。媳婦小薇穿著白色婚紗,漂亮得像電視里的明星。但她看我們的眼神里帶著明顯的嫌棄,尤其是看到我們送的紅包后,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才兩萬塊?"她小聲對小軍說,"你不是說你爸媽很支持我們嗎?"
小軍尷尬地解釋:"他們就是農村人,沒見過世面。"
婚后,小軍很少回老家看我們。直到去年冬天,老伴因病去世,小軍才匆匆趕回來。在老伴的葬禮上,小軍看著我疲憊的樣子,突然說:"媽,爸走了,您一個人在農村也不方便,不如搬到城里來跟我們住吧。"
"我能幫你們帶孩子,做家務。"我驚喜地說。
小軍點點頭:"對,薇薇懷孕了,正好需要人照顧。"
我欣然同意了。那一刻,我覺得兒子還是疼我的,老伴在天堂也能安心了。
02:
城里的生活與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小軍和小薇住在高檔小區的電梯房里,家具電器一應俱全,窗明幾凈。可我卻像個局外人,連個像樣的房間都沒有,只能睡在客廳的沙發床上。
小薇懷孕五個月了,脾氣越來越大。她嫌我做的飯不合口味:"阿姨,我們城里人不吃這么重口味的,您能不能做得清淡點?"
我連忙道歉,改變烹飪方式。可無論我怎么調整,她總有不滿:"太咸了""太淡了""這是什么鄉下菜啊"。我只能默默忍受,心想等孫子出生了,情況會好轉的。
小軍工作很忙,幾乎不在家,所有家務都落在我身上。我起早貪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還要伺候小薇的飲食起居。我的手因為長期洗冷水變得粗糙開裂,但我從不抱怨,心里想著能為兒子分擔就是好的。
"媽,這衣服您洗得不干凈。"一天,小軍拿著剛洗好的襯衫指責我。
我仔細看了看:"哪里不干凈?我洗了兩遍呢。"
小薇在旁邊冷笑:"農村人就是不講究,看看這衣領,還有污漬。"
我低下頭,羞愧地拿過衣服又去重洗。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自己確實是個粗俗的鄉下人,配不上兒子現在的生活。
晚上,我聽見小軍和小薇在臥室里爭吵。
"你媽真的不行,連個衣服都洗不干凈。"小薇抱怨道。
"她已經很努力了,你就忍忍吧。"小軍的聲音有些無奈。
"忍?我每天看到她那副土里土氣的樣子就煩。你不是說請她來是當保姆的嗎?這種保姆我可不要!"
"行了,等你生完孩子,把孩子帶大點,我就送她回農村。"
那一刻,我的心如墜冰窟。原來在兒子眼里,我只是個臨時保姆,用完就可以丟棄的工具。我強忍著淚水,默默回到客廳的沙發床上,整夜無法入睡。
03:
小薇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我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除了日常家務,我還要陪她去醫院做檢查,幫她準備待產包,學習育兒知識。
有一天,小薇的母親來訪,一進門就上下打量我:"這位是...?"
"我婆婆。"小薇勉強介紹道。
"哦,農村來的吧?"她的語氣充滿輕蔑,然后轉向小薇,"你怎么能讓她照顧你?應該請個專業月嫂。"
"媽,小軍說先試試,不行再請。"
我站在一旁,感到深深的羞辱,卻不敢反駁。這就是城里人眼中的我嗎?一個沒用的鄉下老太太?
晚上,小薇的母親執意要留下來住幾天。小軍和小薇商量后,決定讓我搬到陽臺上的雜物間臨時住幾天。那個雜物間不到三平米,堆滿了紙箱和雜物,只能勉強放下一張折疊床。
"媽,委屈您幾天。"小軍說這話時甚至不敢看我的眼睛。
我強顏歡笑:"沒事,我不講究。"
那幾天,我像個隱形人,只有干活的時候才能出現。小薇和她媽媽在客廳大聲談笑,討論著將來孩子的教育問題,完全把我當成空氣。
"月嫩我已經聯系好了,聽說很專業,一個月一萬二。"小薇媽媽說。
"那我婆婆怎么辦?"小薇問。
"送回農村唄,城里生活她適應不了,留著也是添亂。"
我躲在雜物間里,淚水不停地流下來。我來城里已經三個月了,每天辛苦勞作,卻連個人樣都不是。我多么想念老伴啊,如果他還在,一定不會讓我受這種委屈。
小薇的預產期提前了,深夜突然破水。小軍出差在外,我慌忙叫了出租車送她去醫院,一路上她痛苦地呻吟著。到了醫院,我手忙腳亂地辦理入院手續,陪她進產房。
"阿姨,你兒子呢?怎么這種時候不在?"護士問我。
"出差了,馬上回來。"我緊張地回答。
產房外,我焦急地等待著,不停地給小軍打電話。終于,他趕到了醫院,臉上帶著疲憊和焦慮。
"媽,謝謝您,如果不是您及時送薇薇來醫院,后果不堪設想。"他真誠地說。
這是幾個月來,他第一次用這么溫暖的語氣和我說話。我心里涌起一絲欣慰,或許,一切還有轉機。
十個小時后,我的孫子降生了,七斤六兩,健康可愛。看著小軍抱著嬰兒,眼中滿是驕傲和喜悅,我也跟著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媽,您看,我兒子。"小軍小心翼翼地把孩子遞給我。
我接過這個小生命,心中充滿了愛意:"像你小時候,一模一樣。"
小薇坐月子期間,我更加忙碌了。白天照顧小薇和嬰兒,晚上還要起來給孩子喂奶。雖然家里請了月嫩,但很多事情還是落在我身上。我不在乎辛苦,只要能看到孫子健康成長,一切都值得。
一天晚上,我正在廚房準備第二天的月子餐,聽見客廳里小軍和小薇在交談。
"你媽這段時間挺辛苦的,比月嫩還盡心。"小軍說。
小薇冷哼一聲:"那是她應該的,再怎么說也是她孫子。不過我媽說得對,等我坐完月子,就該送她回農村了。城里生活節奏快,她跟不上的。"
"可是孩子還小,需要人照顧..."
"我們可以請保姆啊,專業的那種,總比你媽強。你看她做的飯,連月嫩都說不夠營養。"
我的手停在了案板上,心如刀割。原來在他們眼里,我連個專業保姆都不如。我默默擦掉眼淚,繼續切菜,手上的動作卻越來越重。
04:
孫子滿月后,家里舉辦了熱鬧的滿月酒。小薇的親友濟濟一堂,觥籌交錯間盡是歡聲笑語。而我,作為孩子的奶奶,卻被安排在廚房里幫傭人準備食物,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這位是...?"一位客人看到我端菜進來,好奇地問。
"哦,我婆婆,農村來的。"小薇隨口回答,然后轉移話題,向大家炫耀孩子的滿月禮物。
我強忍著淚水,默默退回廚房。在這個家里,我連個正式的介紹都不配得到。
小軍似乎察覺到了我的失落,宴會結束后,他悄悄塞給我一個紅包:"媽,這是孩子的滿月禮,您收著。"
我推辭不過,只好接了下來。回到雜物間,打開一看,里面是五千塊錢。這在農村或許是筆大數目,但在這個城市的豪華公寓里,卻顯得那么微不足道。更令我心痛的是,兒子居然用紅包來打發我,就像對待一個外人。
孩子漸漸長大,我的心卻越來越冷。雖然我全心全意地照顧著孫子,但在小薇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錯的。給孩子喂奶,她說我手法不對;哄孩子睡覺,她說我的鄉下童謠會影響孩子語言發育;就連抱孩子的姿勢,她也要指指點點。
"農村老一套,早就過時了!"她常這樣訓斥我。
小軍工作更忙了,常常一周才回家一兩次。每次回來,他都是匆匆看看孩子,然后就鉆進書房處理工作。對于我和小薇之間的矛盾,他選擇視而不見。
一天晚上,我無意中聽到小軍在電話里和朋友聊天:"是啊,我媽幫忙帶孩子,省了不少錢...不過她畢竟是農村人,很多事情跟不上節奏...對,等孩子大點就送回老家..."
那一刻,我終于明白,在兒子心中,我只是個免費勞動力,隨時可以被丟棄的工具。我想起了老伴臨終前的話:"善良的人終會得到回報。"可現在,我的善良換來的卻是如此的對待。
05:
孫子周歲生日那天,我精心準備了一桌家鄉菜,希望能給他過個有意義的生日。可小薇卻撇了撇嘴:"阿姨,我們約了酒店,不在家吃了。"
我愣在原地,手足無措:"那...這些菜..."
"您自己吃吧,我們帶孩子出去了。"小薇頭也不回地抱起孩子就走。
小軍跟在后面,只是歉意地對我點點頭,甚至沒有邀請我一起去。
我一個人坐在餐桌前,看著自己辛苦準備的菜肴慢慢變冷。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即使我付出再多,在這個家里也永遠是個外人。
晚上,他們回來后,小薇興高采烈地向親友展示著生日派對的照片,照片里有她的父母,有小軍的同事,唯獨沒有我的位置。
我終于忍不住了,悄悄問小軍:"兒子,我是不是該回農村了?"
小軍明顯松了一口氣:"媽,您想家了?其實...我和薇薇正考慮請個專業育兒嫂,您年紀大了,也該休息了。"
聽到這話,我苦笑著點點頭。原來兒子一直在等我主動提出離開,這樣他就不用背負趕走母親的愧疚了。
第二天,小軍訂了回老家的車票,還給了我一張銀行卡:"媽,里面有兩萬塊,您拿著養老用吧。"
兩萬塊,就是我一年多來日夜操勞的酬勞。我想起小薇的月嫩一個月就要一萬多,而我這個親媽,付出的卻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值。
臨行前,我偷偷抱了抱熟睡中的孫子,輕聲說:"奶奶要回老家了,你要健康長大。"孩子在夢中咂了咂嘴,好像在回應我。
車站上,小軍匆匆忙忙地送我上車,連一杯水都沒給我買。
"媽,到家給我打電話。"他說完就轉身離去,連車啟動都沒等。
透過車窗,我看著兒子急匆匆的背影,淚水模糊了視線。這就是我拼命供養的兒子,這就是我期待的天倫之樂。
06:
回到農村的日子出乎意料地平靜。老伴走后,家里顯得空蕩蕩的,但至少這里有我的尊嚴,不用看別人臉色。
鄰居們知道我回來了,常來串門聊天。"聽說你兒子在城里當大官了?"他們好奇地問。
我只是笑笑:"他工作挺忙的。"關于在城里的遭遇,我一個字都不愿提起。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軍很少聯系我,偶爾發個微信問問我的情況,但從不提接我回城的事。我也漸漸看開了,開始照料自己的小菜園,養了幾只雞,日子雖然清貧,但自由自在。
一年后的春天,我突然接到小軍的電話。
"媽,我們要換套大房子了,三室兩廳的,有單獨客房。"他興奮地說,"等裝修好了,接您來住。"
我沉默片刻,問道:"為什么突然想起我了?"
電話那頭停頓了一下:"薇薇懷二胎了,工作也忙,沒人照顧孩子..."
原來如此,他們又需要我這個"保姆"了。我苦笑著,沒有立即回答。
幾天后,小軍親自開車來接我。看到我住的簡陋平房,他明顯有些驚訝:"媽,您就住這?我給您的錢呢?"
"都在,一分沒動。"我平靜地說,"這里雖簡陋,但我住得習慣。"
小軍環顧四周,看到墻上貼著孫子的照片,眼中閃過一絲愧疚:"媽,跟我回去吧,孩子想您了。"
我搖搖頭:"兒子,我不能再去了。"
"為什么?"他驚訝地問。
"因為我不是保姆。"我直視著他的眼睛,"我是你媽。"
07:
回城的路上,我告訴小軍我的決定:我可以去幫忙帶孩子,但不會住在他家,而是在附近租個小房子,每天按時上門,下班就回自己家。
"媽,沒必要這樣..."小軍有些尷尬。
"有必要。"我堅定地說,"我想保留自己的尊嚴。"
到了城里,小薇見到我,臉上堆起勉強的笑容:"媽,您回來了。"
我點點頭:"我不會長住,只是來幫忙的。"
小薇明顯松了口氣,隨即又擔憂起來:"那孩子怎么辦?"
"我早上來,晚上走,和保姆一樣。"我平靜地說,"不過,我不要工資,只要尊重。"
小軍和小薇面面相覷,似乎沒想到我會提出這樣的條件。
晚上,我住進了附近的出租屋。雖然簡陋,但有自己的空間,不必再忍受被當成空氣的感覺。第二天一早,我準時來到兒子家,開始照顧孫子和準備早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薇的態度漸漸有了變化。她發現我確實比保姆用心,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而且從不越界干涉他們的生活。
有一天,小薇突然問我:"媽,您為什么不直接住在我們家?那樣更方便照顧孩子。"
我微笑著說:"因為我想讓你們把我當成媽,而不是保姆。"
小薇臉上閃過一絲慚愧,低下了頭。
幾個月后,小薇生下了二寶,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產后,她遇到了很多困難,身體恢復慢,情緒低落,大寶又鬧脾氣。這時,我的經驗和耐心幫了大忙。
一天晚上,我正準備回出租屋,小薇卻拉住了我的手:"媽,別走了,就住下吧。孩子們需要您。"
我看著她真誠的眼神,心中的堅冰開始融化。但我還是搖了搖頭:"不急,等你們真正需要我這個人,而不僅僅是需要我的勞動時,我再考慮。"
回到出租屋,我收到了小軍發來的微信:"媽,對不起,我們錯了。您不是保姆,從來都不是。您是我媽,是孩子們的奶奶。我們家永遠有您的位置。"
看著這條信息,我流下了欣慰的淚水。或許,這就是我一直等待的認可和尊重。
人到老年,不求兒女大富大貴,只希望在他們心中有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不是因為我能做什么,而是因為我是誰——我是他們的母親。
在城市還是農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在哪里,都能活得有尊嚴。兒子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而我,也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不是保姆,是母親;不是負擔,是依靠;不是外人,是家人。這才是家的真正含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