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據日經新聞 11 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日產汽車正在與本田展開磋商,計劃在美國工廠為后者生產皮卡車型。此舉旨在提升日產在美國低迷的工廠產能利用率,同時幫助本田更快應對日益嚴峻的貿易關稅壓力。
目前雙方正圍繞在日產位于密西西比州的坎頓工廠生產本田品牌皮卡進行深入討論。該工廠現主要負責生產中型商用皮卡“Frontier”,若合作達成,日產將在該平臺上制造掛“本田標”的皮卡,由本田在美國市場銷售。
皮卡因具備寬敞的載貨空間和強勁動力,在美國廣受歡迎,占據新車銷量的約 20%。而本田目前僅提供尺寸較小、更適合日常使用的緊湊型皮卡“Ridgeline”。通過此次合作,本田有望進入對載重能力和拖曳性能有更高需求的細分市場,進一步拓展客戶群。
對于日產而言,這項合作有助于緩解其全球工廠產能過剩的問題。根據咨詢公司 MarkLines 的數據,坎頓工廠在 2024 年的產能利用率僅為 57%,遠低于實現盈利所需的 80% 水平。為本田代工將有助于提高設備使用率,改善財務表現。
與此同時,本田也面臨現實壓力。由于日本車企在美國市場高度依賴進口,現行 25% 的汽車關稅預計將對其業績構成顯著沖擊。據估算,2026 財年本田可能因此損失 6500 億日元(現匯率約合 316.34 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日產也將承受最高達 4500 億日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219.01 億元人民幣)的影響。
目前,日產在美國銷售的車型中有 47% 來自海外進口,本田則為 32%。盡管本田在美國本土已擁有五座整車工廠,但開發新車型周期較長,難以迅速應對政策變化。借助日產現有平臺進行代工,不僅可降低研發成本,還能快速擴大本地化生產規模,有效規避關稅風險。
這并非兩家日系巨頭首次嘗試深度合作。早在 2024 年底,雙方曾就經營整合展開談判,目標是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車聯盟。但由于日產不愿接受本田提出的子公司方案,且對本田未推動大規模重組表示不滿,最終導致談判破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