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華子,他看到一篇資料,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相比,抗血小板作用要更強一些,但是為什么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替格瑞洛并不常用呢?
華子說,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兩者發揮抗血小板作用的靶點相同,在發生急性冠脈綜合征時,替格瑞洛的療效優于氯吡格雷,但在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時,氯吡格雷的安全性要優于替格瑞洛,所以更為常用。
一、兩者在作用機制上的異同
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的作用機制,都是抑制血小板上的P2Y12受體,兩者都可以與阿司匹林聯用,組成“雙抗”方案,但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不能聯用。
替格瑞洛可直接發揮作用,而氯吡格雷需要經肝臟轉化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在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時,使用替格瑞洛起效更快,療效優于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對血小板的抑制是可逆的,每天需要服藥2次才能保證藥效;氯吡格雷對血小板的抑制不可逆,每天只需要服藥1次,在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時,氯吡格雷的用藥依從性更好。
二、替格瑞洛的不良反應更大
替格瑞洛導致的鼻出血、皮下淤青、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要高于氯吡格雷。在長期用藥時,替格瑞洛的出血風險也高于氯吡格雷,但在短期用藥時,兩者的出血風險相似。
替格瑞洛會抑制紅細胞和血小板對腺苷的攝取,導致腺苷水平升高,雖然有擴張血管、抗炎、改善微循環的潛在益處,但同時也會增加呼吸困難、心動過緩、血尿酸升高的風險。
在實際用藥時,高齡老人與血小板偏低的人,選擇氯吡格雷可以減少出血風險;有腎功能不全,或是高尿酸血癥、痛風的人,選擇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更高。
三、氯吡格雷要注意基因多態性
氯吡格雷需要經過肝臟中的CYP2C19酶代謝,釋放出活性物質發揮抗血小板作用。不過因為基因多態性,大約有13%的中國人酶活性不足,會使藥物效果下降甚至無效,所以在使用氯吡格雷時,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確定有效性。
如果需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拉唑類)抑制胃酸,預防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傷,需要注意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也是通過CYP2C19酶代謝,會影響氯吡格雷的活性,可以選擇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其他的質子泵抑制劑。
替格瑞洛沒有基因多態性,所有人服用都會發揮同樣的抗血小板作用。但是替格瑞洛通過CYP3A4酶代謝,這也是很多常用藥物的代謝通路,需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比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克拉霉素、抗真菌藥物中的伏立康唑會顯著增加替格瑞洛的血藥濃度,需避免合用。
替格瑞洛對CYP3A4酶有較弱的抑制作用,會抑制部分他汀的代謝,不能與超過40mg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合用。
總結一下,替格瑞洛抗血小板的作用高于氯吡格雷,但不良反應也略大一些,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較多,所以通常只短期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而在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時,選擇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咨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