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華章漢辰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章漢辰”)因“2024年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財務會計報告,同一年度兩份財務會計報告載有的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凈利潤等方面的金額存在較大差異。 ”等問題被處罰5萬元。
01解讀:被處罰的核心違規行為
問題本質:2024年該公司針對不同使用者(如監管機構、合作銀行、投資者等)提供了兩套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財務會計報告,導致同一年度內關鍵財務指標(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凈利潤等)出現顯著差異。
違規性質:違反《企業會計準則》中“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應一致”的核心原則,屬于典型的財務數據操縱行為,可能掩蓋真實債務風險或美化盈利狀況。
監管處罰依據:根據《會計法》第43條,編制虛假財務報告可處以罰款,并對責任人追究責任(本次僅公示公司處罰)。
02助貸業務合規性風險高發
此外,華章漢辰和深圳漢辰幸??萍加邢薰?、深圳京發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均為助貸平臺京粒寶的運營方,公開資料顯示,京粒寶合作的資金包括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陜西長銀消金、遼寧振興銀行等。
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近期關聯公司深圳京發科技運營的助貸App“車友通”因非法收集用戶信息被廣東通信管理局通報。
跨區域經營違規:關聯公司助貸產品“漢辰京粒貸”通過南昌漢辰小貸公司認證,卻在全國展業,違反小貸公司不得跨省級區域放貸的監管規定。
擔保模式涉嫌變相“砍頭息”:華章漢辰為助貸平臺提供擔保增信,但用戶投訴其以“擔保費”名義收取砍頭息,變相推高融資成本。
黑貓平臺近期密集投訴涉及“暴力催收”(騷擾借款人及聯系人)、“強制搭售信用評估服務但未提供報告”等。
03監管與市場影響分析
罰款也難掩系統性風險:5萬元罰款與其業務規模(注冊資本數億、年營收超4億)不匹配,但暴露對金融集團關聯風險的穿透不足。
助貸模式隱患放大:華章漢辰通過擔保增信為助貸平臺“兜底”,但實際通過債權轉讓將風險轉回至助貸平臺,形成風險隱匿鏈條(參考國美助貸平臺案例)。
根據裁判文書網公示的判決書顯示,2021年10月10日,借款人王某某通過“國美”APP向福建華通銀行借款4000元(期限12個月),并與江西華章漢辰融資擔保集團(下稱“擔保公司”)簽訂《委托擔保合同》,約定如逾期由擔保公司代償。
借款人自2021年12月11日起逾期。2022年10月13日擔保公司代償剩余本息3829.51元(本金3678.86元 + 利息150.65元),獲得債權。擔保公司獲得債權后,將債權轉讓給北京國美融通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3月11日北京國美融通又將債權轉讓給原告江蘇某某資產清算有限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華章漢辰融擔主要為金融機構以及助貸平臺提供擔保增信服務,但經過債權轉讓后,實際風險又轉回助貸方。
市場影響擴散:作為120余家金融機構的合作方,其信用受損可能引發銀行重新評估合作,尤其當前中小銀行助貸依賴度較高。
總結:違規行為背后是治理與模式的雙重缺陷。本次處罰雖直接指向財務報告編制違規,但結合助貸業務亂象、用戶投訴高發、關聯交易復雜等線索,反映華章漢辰存在公司治理失效、關聯風險傳染、合規意識薄弱等系統性問題。在金融強監管趨勢下,此類混合所有制金融集團若不能實質整改,可能面臨合作金融機構收縮、評級下調、乃至牌照價值受損等連鎖風險。
備注:處罰信息來源于財政部、案例數據來源審判文書網案號(2024)皖1523民初6513號、投訴信息數據來源黑貓投訴,本賬號主體為自媒體,非新聞機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