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廣東天氣要變卦了。強降雨范圍縮小,可高溫緊跟著冒頭了。
全省馬上進入“高溫+雷雨”的燜蒸模式。
這天氣對地里的莊稼可是不小的考驗。粵北山區、河源、梅州這些中北部市縣,午后容易來分散性雷陣雨。
局部地區還可能下暴雨,單點雨量能超過50毫米。雖說雨勢比前幾日弱了,但地里積水還是得趕緊排。粵東、珠三角和粵西等地,以局部雷陣雨為主。
可別小看這些雷雨,說不定就帶著大風和雷電。
南部沿海地區溫度29℃~32℃,濕度大,悶得人喘不過氣。其余市縣更熱,33℃~36℃,粵北和珠三角內陸局地能到37℃。廣州、佛山、東莞這些地方,最高溫34℃~36℃。
加上雷雨,濕度超過80%,體感溫度能有40℃。
這么熱的天,莊稼也受不了,葉片容易被曬蔫。雷雨時的短時大風,8級左右,能把架子上的作物吹倒。
雷電更是危險,在地里干活的老鄉得時刻留意。高溫時段,11點到16點,盡量別去地里勞作。容易中暑,身體可不能開玩笑。
早上和傍晚涼快些,抓緊時間干農活。
粵東、梅州這些前期暴雨的地方,土壤含水量高。山區要注意防范地質災害,別靠近陡坡和河道。
地里的作物,尤其是怕熱的,得想辦法遮遮陽。比如搭個簡易的遮陽網,或者適當澆水降溫。
雷雨來臨前,檢查一下大棚架子是否牢固。房頂有松動的地方,趕緊加固,別讓大風吹壞了。
傳統的土辦法也有用,比如看云識天氣。
但也得結合科學方法,讓莊稼更好地應對天氣。我個人覺得,這天氣就得早準備,別拖延。
現在該做的事不少,列個清單給大家。
首先,檢查農田排水系統,別讓雨水積在地里。
其次,準備好防曬和防雨的工具,比如遮陽網和塑料布。還要給作物補充水分和養分,增強它們的抵抗力。
不同地區、不同作物,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山區種果樹的,注意加固果樹,防止大風刮倒。
平原種水稻的,及時排水,別讓根部泡爛了。湖區附近的農田,還要注意水位變化,做好防洪準備。
這天氣來得突然,大家得多關注天氣預報。
及時調整農事安排,把損失降到最低。
天氣雖然 tough,但咱們有辦法應對。
早準備、早行動,莊稼才能長得好。關注網易號,獲取更多天氣和農事建議。
記住,天氣多變,咱種地的節奏也得跟上,日子才能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