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富蘊縣烏扎合特夏牧場綠草如茵,杜熱鎮牧民托肯·阿孜汗俯身輕撫一只4月齡阿勒泰羊,笑意舒展:“以前母羊兩年只生兩胎,現在能生三胎!今年首批100多只羊羔上市,收入比往年多了四成!”
他家的200多只生產母羊,正是富蘊縣“兩年三繁”科學養殖模式的受益者。通過精準調控配種周期、優化暖圈環境與營養補給,母羊繁殖率顯著提升。2023年該模式試點時,5戶養殖戶的1000余只母羊參與試驗,母羊每多產一羔,養殖戶便增收500元。短短兩年,這一模式已在富蘊縣“裂變式”推廣——2025年參與牧戶增至39戶,8000多只能繁母羊加入“高效生產軍團”,為阿勒泰羊產業鏈注入強勁“肉源動力”。
轉型利器:從“靠天養畜”到“科學精飼”
推廣新的養殖技術,需突破傳統放牧限制。為此,富蘊縣依托標準化暖圈建設,配合冬羔生產技術,實現羔羊四季均衡出欄。在喀拉布勒根鄉,牧民葉斯波拉提·馬哈提采用舍飼圈養,冬羔成活率達98%,提前搶占市場高價期。富蘊縣同步推出扶持政策:每只冬羔補助50元,“兩年三繁”母羊額外享受專項補貼,此舉直接降低了牧民轉型成本。
在杜熱鎮,阿勒泰羊種羊場成為良種“芯片庫”。通過優選種公羊、基因測序篩選高繁育性能母羊,羔羊出生重與成活率同步提升8個百分點。富蘊縣畜牧工作站站長薛利說:“我們建立了核心種群數據庫,確保每只種羊可溯源,從源頭保障肉質與產量雙優。”
養殖方式的轉變,資金是散戶擴產的最大難題。為此,富蘊縣農信社推出“養殖e貸”,為近百戶農牧民發放信貸資金。杜熱鎮牧民木哈買提·木拉提利用貸款從40只羊起步,如今已發展為百余只規模家庭牧場,他說:“有了資金周轉,我的暖圈、飼料、種羊一次性配齊!”
全產業鏈:從牧場到餐桌的“增值密碼”
富蘊縣深諳,科學養殖僅是起點,構建閉環產業鏈才能釋放最大價值。
今年6月,庫爾特鄉阿舍勒村現代化養殖小區拔地而起。該項目通過集中建設暖圈、飼草料庫、糞污處理系統,推動散戶“退院入區”,實現養殖污染可控、防疫統一管理。“單打獨斗變抱團發展,成本降了三成!”阿舍勒村牧民阿依肯·胡安德克坦言。
引進企業參與標準化養殖同樣重要。成立于2016年的富蘊縣戈壁綠洲生態農牧有限公司,主營阿勒泰羊收購、羊肉分割及銷售。公司依托三大養殖基地(富蘊縣杜熱鎮、福海縣、布爾津縣),構建總面積5.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養殖區,年牲畜養殖規模達2.2萬頭(只),是阿勒泰地區最大的活畜儲備基地之一。
標準化養殖小區突破了分散瓶頸,增產有了保障,但破解“增產不增收”困局需對阿勒泰羊進行精深加工。2024年,喀拉通克鎮白楊溝村成立合作社,引入真空包裝機,開發冷鮮分割羊肉、風干肉制品,并注冊地理標志品牌。同樣的羊肉,經過加工后售價翻倍,牧民享受二次分紅。
2024年12月,富蘊縣通過農牧產業招商引資引進鐸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總投資500萬元、占地1800平方米,依托智能冷鏈物流和精深加工技術,實現阿勒泰羊從阿爾泰山牧場到北上廣消費者餐桌48小時直達,破解長期制約阿勒泰優質畜產品“出疆難”瓶頸。
轉型紅利:生態與經濟的雙贏答卷
隨著今年3萬只冬羔持續出欄,富蘊縣畜牧業轉型交出硬核成績單。
牧民錢包鼓了:參與“兩年三繁”養殖模式的農牧戶年均增收40%,合作社成員加工收益再增15%;草原負擔輕了:舍飼圈養減少草場載畜量,2025年草畜平衡區擴大至80%;產業韌性強了:從種羊培育、規模養殖到精深加工、冷鏈銷售,阿勒泰羊產業鏈年產值將突破上億元,抗風險能力倍增。
近年來,富蘊縣圍繞“一年先行示范、兩年總結推廣、三年全面覆蓋”工作目標,著力解決天然草場合理利用、飼草料短缺、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牲畜組織化養殖、畜產品加工銷售等問題,同時構建良種繁育、飼草料供應保障、基礎服務保障、草原畜牧業市場營銷、文旅興牧等體系,為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為阿勒泰羊重要產出地,富蘊縣的‘含金量’還在增加,為持續強化畜牧業科技創新能力,相關部門正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構建梯次分明、職責清晰、分工協作的一體化科技創新體系。”富蘊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局長阿森·達吾肯說,“如今,富蘊縣智慧畜牧業、生態保護、生產發展和牧民增收四方面正在齊步共進。”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古麗娜 阿麗娜·阿依登
實習記者:王景鴻
通訊員:阿吳英·哈得勒別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