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還沒正式來,高溫先給了個“下馬威”。7月20日入伏,可這幾天的熱勁兒,早把“蒸桑拿”提前演上了。商場空調房擠得像趕集,書店地上都坐滿了人——誰不想蹭點涼快?
游泳館成了“臨時水市”,大人小孩撲騰著,暫時忘了黏糊糊的汗。博物館里家長帶娃轉,邊看展邊躲太陽,都說“這比在家吹空調值當”。
往年釣魚的晚上冷清了,釣友們約著“等秋涼再開竿”,西瓜配風扇更得勁。露營帳篷收得早,高溫加蚊子,年輕人寧可宅家啃冰棒。
飲食也變了,海鮮攤前沒了擠堆兒的,黃瓜番茄成了飯桌上的“新寵”。可這熱,哪是光影響人?種地的老鄉愁得直搓手。
華北小麥剛收完,“干熱風”鬧得減產兩三成,麥芒上的汗白流了。
江南稻田里,水稻正抽穗,高溫一烤,“逼熟”得籽粒都不飽滿。
醫院急診科更忙了,河南的醫生說,中暑的比平時多3倍,熱射病死亡率超50%。電也不夠用了,國外有地兒開始計劃停電,核電站冷卻水太熱都停堆了。為啥今年熱得這么邪乎?
副高像床厚棉被,把中東部捂得嚴嚴實實。
北京850hPa溫度比常年高8-10℃,這哪是天熱,簡直是“熱穹頂”扣腦門上了。
更深層的,溫室氣體濃度到了12萬年最高,全球平均氣溫比以前高1.45℃。每升0.
1℃,熱浪就猛10%-15%,地球真像裹了層“電熱毯”,越裹越厚。有人說“小時候38℃上百度,現在40℃算涼快”,這哪是涼快?是熱得“麻木”了。
濕度也來湊熱鬧,伏天雨水多,空氣里的水汽像膠水,汗出不來更憋得慌。
天氣預報報的是氣溫,咱體感的是“桑拿溫”,40℃配80%濕度,能熱到50℃。
阿富汗更難,40℃高溫下,好多人買不起空調,靠土法子降溫,電力還總斷。聯合國說阿1600萬人糧食不安全,再熱下去,莊稼更難長,日子咋過?
熱歸熱,日子還得找巧法兒。公共空間蹭涼、室內遛娃、吃點清淡的,都是招兒。
可農民咋辦?
小麥減產了,下季玉米咋護著?高溫逼熟的水稻,明年咋防?有人說往后每年都得這么熱?
這事兒還真不好打包票,但提前準備總沒錯。種莊稼的得學“智慧避暑”,比如高溫天早晚澆水,給稻田蓋點遮陽網。
咱普通人也別光圖涼快,少開點空調省點電,也算給地球“松松綁”。涼快不只是空調風,更是心里的從容勁兒。熱得再猛,穩住陣腳就贏了一半。
未來幾天,高溫還得“賴”著不走,該躲的躲,該備的備,別跟老天爺硬扛。
關注我,后續高溫變化、農忙應對招兒,咱接著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