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室溫磷光(RTP)材料因持久余輝、大斯托克斯位移等特性,在生物成像、信息安全和防偽領域極具潛力。然而,傳統晶體材料存在機械柔性差、加工困難等缺陷;有機RTP材料雖具柔性和無毒優勢,卻因弱自旋軌道耦合及三重態激子的非輻射衰減難以實現高性能。現有系統多為單色發光,無法滿足多維光學信號需求,且嚴苛的合成工藝和環境不穩定性導致材料難以回收,嚴重制約其可持續發展與應用。
中南民族大學張道洪教授、李廷成副教授、許澤軍副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全水基加工的刺激響應可回收RTP聚合物。通過將聯苯二磺酸(BP-2TsOH)氫鍵嵌入聚乙烯醇(PVA)基質,制備出高性能聚合物薄膜:磷光壽命達2.489毫秒,量子產率高達66.42%。該材料具備水/熱雙重響應特性——濕氣中斷氫鍵網絡使磷光"關閉",加熱后恢復"開啟"。通過摻雜羅丹明6G(黃光)或甲基藍(藍光)實現多色余輝調控,且氫鍵網絡賦予材料自修復能力與59 MPa的拉伸強度。其在數字加密、動態防偽及可重寫器件中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
光學性能與調控機制
研究團隊通過氫鍵將BP-2TsONa(BP-2TsOH的鈉鹽)固載于PVA基質(圖1),形成剛性網絡抑制分子運動。所得薄膜在紫外關閉后呈現10秒綠色余輝(圖2a)。光譜分析顯示,1 wt.%摻雜濃度下磷光強度最優(圖2d),且通過磷光共振能量轉移(PRET)機制,摻雜0.3 wt.% R6G或1 wt.%甲基藍可分別將余輝調至黃色(CIE: 0.45, 0.41)和藍色(CIE: 0.321, 0.336)(圖3e)。受體分子通過吸收BP-2TsONa的三重態能量實現長壽命發光(圖3d),壽命分別達2.20 ms(黃)和694.21 ms(藍)。
圖1 刺激響應型室溫磷光系統示意圖 展示三種目標薄膜的合成過程,以及加熱或水刺激下分子間相互作用的變化。
圖2 a) BP-2TsONa@PVA、R-BP-2TsONa@PVA和M-BP-2TsONa@PVA薄膜在日光下的照片,以及移除254 nm紫外燈激發源后不同時間的余輝圖像。 b) BP-2TsONa@PVA薄膜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和磷光光譜(λex=280 nm)。 c) 熒光強度隨BP-2TsONa摻雜濃度的變化(λex= 280 nm)。 d) 磷光強度隨BP-2TsONa摻雜濃度的變化(λex=280 nm)。
圖3 a) R-BP-2TsONa@PVA和M-BP-2TsONa@PVA薄膜的紫外-可見光譜。 b) 磷光強度隨R6G含量的變化( λex= 280 nm)。 c) 磷光強度隨MB含量的變化(λex= 280 nm)。 d) BP-2TsONa、R6G與MB間能量轉移的機制示意圖。 e) BP-2TsONa@PVA、R-BP-2TsONa@PVA和M-BP-2TsONa@PVA薄膜磷光光譜的CIE色度坐標。
機械性能與穩定性
氫鍵網絡顯著提升力學性能:1.5 wt.% BP-2TsONa@PVA薄膜拉伸強度達59 MPa,斷裂伸長率138%(圖4a)。摻雜R6G或甲基藍后強度進一步提升至64 MPa和62 MPa(圖4b,c)。薄膜在拉伸、彎折下仍保持穩定發光(圖4d),證明光學-力學協同性,適用于柔性器件。
圖4 a) 不同BP-2TsONa含量下BP-2TsONa@PVA薄膜的應力-應變曲線。 b) 不同R6G含量下R-BP-2TsONa@PVA薄膜的應力-應變曲線。 c) 不同MB含量下M-BP-2TsONa@PVA薄膜的應力-應變曲線。 d) BP-2TsONa@PVA薄膜在254 nm紫外燈下拉伸時的照片。
刺激響應與循環特性
FT-IR證實氫鍵作用(圖5a):水分子破壞PVA-BP-2TsONa氫鍵導致磷光淬滅,加熱至80℃移除水分可恢復發光(圖5b)。濕度實驗顯示,90%濕度下余輝仍持續6秒(圖6a),且磷光強度隨濕度升高可逆下降(圖6c)。水熏10分鐘磷光關閉,加熱30分鐘完全恢復(圖7a),循環4次性能無衰減(圖7c),凸顯動態響應可靠性。
圖5 a) PVA和BP-2TsONa@PVA薄膜在3000–4000 cm?1范圍內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 b) 熱/水刺激下BP-2TsONa@PVA薄膜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
圖6 不同濕度條件下BP-2TsONa@PVA薄膜的: a) 余輝照片(紫外開啟/關閉后1–10秒); b) 熒光光譜; c) 磷光光譜(λex= 280 nm); d) 應力-應變曲線。
圖7 a) 三種薄膜在可逆加熱與水熏蒸過程中的余輝照片。 b) BP-2TsONa@PVA薄膜的加熱/水熏蒸循環過程。 c) 干燥態與濕潤態下BP-2TsONa@PVA薄膜的磷光光譜(λex=280 nm)。
自修復與防偽應用
受損薄膜經水溶解-重鑄-干燥后可完全恢復力學與光學性能(圖8)。基于水/熱響應差異,團隊構建動態加密平臺:用黃、綠、藍膜分別加密數字"1,2,3",初始顯示"123";9秒后僅綠光"2"可見;水熏后"2"淬滅顯示"1 3";加熱恢復完整信息(圖9a)。以水為"墨水"書寫"SCMZ"字符,水漬區域選擇性淬滅形成加密信息,加熱后信息可擦除(圖9c),實現可重寫安全標簽。
圖8 a) 受損薄膜的修復過程照片。 b) 多次損傷-修復循環后BP-2TsONa@PVA薄膜的應力-應變曲線。 c) 多次循環后的熒光光譜。 d) 多次循環后的磷光光譜(λex= 280 nm)。
圖9 a) 水熏/加熱處理下RTP薄膜數字的顯示狀態。 b) 光信息存儲示意圖及不同激發條件下的解碼圖像。 c) 可逆水/熱響應多色RTP薄膜的照片及應用演示("SCMZ"字符的寫入/擦除)。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首創兼具高RTP性能、刺激響應與閉環回收的聚合物體系。其全水基工藝避免污染,氫鍵網絡實現66.42%量子產率及自修復功能,水/熱可逆切換為動態信息加密提供新范式。未來,此類材料在高端防偽、可穿戴光子器件及可持續信息存儲領域將開辟全新應用場景,推動綠色智能材料發展。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