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溧水區和鳳鎮工業園,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南京思特通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S系列水平定向鉆機,以“硬核”實力閃耀全球基建舞臺。特別是隨著思特通新工廠的開工,“溧水造”鉆機將為全球非開挖工程提供更高效、更環保的“中國方案”。
“鉆”出地下新空間
創新鑄就領軍地位
7月13日,記者來到南京思特通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為銷往海外的S系列水平定向鉆機進行最后的組裝。
2019年落戶和鳳的思特通,專注于非開挖水平定向鉆機研發制造,現已發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S系列鉆機成功應用于中俄東線凍土、南水北調水源保護等重大工程,累計施工里程1萬多公里,相當于四分之一地球周長。公司已建立13個國內外銷售網點及倉庫,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6國,并設有1家海外自營分公司。
S520系列水平定向鉆機
思特通生產經理陳磊介紹,企業把技術創新視為生命線,自主研發的“柴油-電驅”雙模智控系統能耗降低25%,兼顧施工效能與環保需求。企業現持有3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主導制定行業標準,以持續創新穩居非開挖裝備行業第一陣營。
“智”造升級新引擎
產能跨越啟新篇
4月28日,思特通年產500臺水平定向鉆機的智能化新工廠在和鳳鎮機電產業園奠基。該項目為2025年南京市重點產業項目,占地1.2萬平方米,通過引入工業4.0智能生產線,實現智造能力升級,預計年底投產,年產能將達500臺、年產值2億元。
思特通新工廠效果圖
“未來將推出更多像S520、S600A這樣的明星產品!”公司副總經理廖質斌表示,新工廠將成為企業匠心筑夢的新起點和技術創新的孵化器。未來將致力打造行業智能化標桿、綠色生產典范和人才培養高地,為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提供更高效、更環保的非開挖工程解決方案。
“鏈”動發展新生態
政企同心向未來
從和鳳產業園小廠房起步到自建智能工廠,思特通的快速成長得益于政企高效協同與產業鏈深度支撐。2019年落戶時,政府“拎包入住”廠房及租金減免政策有效降低企業創業成本,“全周期網格服務”“一站式代辦”機制全程護航發展。
“從審批到資源對接,政府保姆式服務從未斷檔。”廖質斌坦言,目前企業已深度融入本地機電產業鏈,關鍵部件園區直接采購,形成高效協同生態。在政策與產業鏈雙向賦能下,思特通產值產能持續雙增,2025年目標產值將突破1億元。
未來,思特通將依托新工廠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技術人才,并借力國際展會與行業協會提升全球影響力。和鳳鎮企服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將持續優化為企服務,積極為企業跑訂單、爭扶持、助發展。
記者 |韋蔣 楊國棟
素材來源 |和鳳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