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蒸”夜“煮”連軸熱
一出門感覺要“熟”了!
今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
正在影響我國
全國多地發布高溫預警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
中暑有哪些癥狀
0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時間后,出現口渴、乏力、多汗、頭暈、目眩、耳鳴、頭痛、惡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尚低于 38℃,則屬于先兆中暑階段。
02輕度中暑
先兆中暑未能及時干預則會進展為輕度中暑階段。此階段體溫會升高超過 38℃,皮膚感到灼熱,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如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
03重度中暑
出現高熱、痙攣、驚厥、休克、昏迷等癥狀。重癥中暑按表現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
熱痙攣:表現為軀干和四肢肌肉間歇性痙攣,尤以腓腸肌痙攣為特征,也可出現腸痙攣性劇痛,一般持續 3 分鐘可緩解。
熱衰竭:表現為頭暈、眩暈、頭痛、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脈搏細數、心律失常、暈厥、肌痙攣、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熱射病:出現高熱、無汗、呼叫不應,體溫高達 40~42℃ 甚至更高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瞳孔縮小、腦膜刺激征陽性等表現,嚴重者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腦水腫、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暑該如何急救
01“4”步急救
轉移
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使患者平躺并去除全身衣物。
降溫
用冷水反復擦拭患者身體,扇風進行降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毛中裹住冰塊,敷在患者頸部、腋下、腹股溝處。
補水
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以讓其飲用一些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注意不要猛飲、多飲。
送醫
對于病情嚴重者,要立即撥打120送醫救治。
02牢記“5”多“1”少
少外出切忌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避免在10時至16時外出運動或勞動。
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喝水要“少量多次”,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多休息保證睡眠充足,適當增加午休。
多遮陽如必須外出,要選擇吸汗、寬松、透氣的衣服,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和遮陽鏡。
多通風確保室內通風良好,注意避免空調、風扇直吹身體。
多留意額外關注老人、小孩的身體狀況,切勿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03常見“3”個誤區
·待在室內就不會中暑?
中暑跟人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相關,長時間待在密閉無風、高溫高濕的室內也會中暑,老人、體弱多病者尤其要警惕。
·猛喝水就能解暑?
一次或短期內大量飲水,可能會導致機體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癥,也就是“水中毒”,嚴重者會出現昏迷。飲水注意要少量多次,適當飲用淡鹽水、運動飲料等。
·可以直接沖涼降溫?
高溫環境下,人體血管本就處于擴張狀態,突然的冷水刺激不僅會造成血管收縮,引起心悸、頭痛等不適,還可能誘發心絞痛,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應該等體溫恢復、汗液干透或不出汗時再洗澡,且水溫不宜過涼。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