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聶婧怡 實習生 張琪 通訊員 朱樹學
7月15日,山東政法學院(茂嶺校區)報告廳,“泉有防 城安康”2025濟南市工傷預防啟動儀式暨歷下區首場工傷預防培訓活動在這里圓滿舉行。這場由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歷下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山東政法學院、山東鼎安職業安全科技中心承辦的活動,用一系列“腦洞大開”的體驗式玩法,完成了從“要我預防”到“我要預防”的轉變,讓“安全第一”從口號變成了參訓人員刻進心里的行動自覺。
動畫舞蹈齊上陣
安全理念“活”起來
活動一開始,精心制作的工傷預防動畫宣傳短片率先登場。卡通人物用萌萌的形象和接地氣的語言,把日常工作中與工傷預防相關的知識講得明明白白,現場的年輕職工們看得津津有味。緊接著,原創舞蹈《一路生花(安全預防版)》驚艷亮相,十位舞者穿著帶反光條的改良工裝,每一個動作都藏著安全密碼。
富有感染力的肢體語言配上輕快的旋律,把看似枯燥的安全操作規程跳出了藝術感,現場不少學員掏出手機,記錄下每一個精彩瞬間,“原來工傷預防培訓還能這么潮!”一位企業安全員感嘆說。這種寓教于樂的打開方式,讓“安全”二字褪去了嚴肅的外衣,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大家心里。
事故視頻+傷殘模擬
沉浸式體驗敲起“安全警鐘”
接下來的工傷預防培訓中,一段觸目驚心的真實高空作業事故視頻讓現場瞬間安靜下來。屏幕上,作業人員因沒系好安全帶從高空墜落,身體砸向地面的巨響、晃動的腳手架,每一個畫面都像重錘敲在人心上。當“安全不能成就一切,但安全可以否定一切”的標語彈出時,報告廳氛圍瞬間凝重起來。
更具“真實感”體驗的還在后面。六名參訓人員積極上臺,戴上特制的視覺遮蔽裝置和關節限位器,瞬間“變身”視力障礙者和肢體骨折患者。他們要在會場里完成簡單的“拿水杯”“走直線”任務,可平時輕而易舉的事,此刻變得難如登天——有人摸索著撞到椅子,有人舉著胳膊半天夠不到目標,額頭直冒汗。
從事化學試驗的王女士摘下視覺遮蔽裝置后,長舒一口氣:“我每天和試劑打交道,總覺得‘小心點就行’,今天才算明白,‘小心’不夠,必須按規程來!” 這種負面沉浸式體驗,比十句“要注意安全”都管用。
知識競答+實景實訓
安全技能“練”起來
“‘工傷預防’的核心目標是什么?”主持人話音剛落,臺下幾十只手齊刷刷舉起來,有人甚至站起來搶答,生怕慢了一步。競答內容從勞動防護用具使用到工傷預防基礎知識,覆蓋方方面面,答對的人拿到安全防護用品當獎品,笑得合不攏嘴,“既能學知識又能拿獎品,這培訓太值了!”
最讓人期待的,當屬山東鼎安培訓中心的安全體驗車登場。這輛“移動安全課堂”里藏著大乾坤:機械傷害模擬區能讓人感受被機器“咬”到的驚險,有限空間作業模擬艙還原了缺氧窒息的壓迫感,觸電感知區輕輕一碰就發麻…… 大家排著隊體驗,尖叫聲和驚嘆聲此起彼伏。
最后,模擬火災逃生屋成了 “終極考驗”。屋里彌漫著模擬濃煙,能見度不足半米。大家立刻想起剛學的 “彎腰低姿、毛巾捂口鼻”,沿著墻壁摸索著往外沖。“剛才在體驗車里學的‘沿墻走’真管用!”一群人沖出來后,互相拍著肩膀笑,臉上還沾著模擬煙灰,卻個個眼里有光———這可不是紙上談兵,是真能救命的本事!
這場活動有政府部門搭臺、有專業機構承辦、更有參訓人員從“被動應付”到“主動創新”的積極轉變。正如濟南市人社局工傷保險處負責人所說,工傷預防要用好“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新模式,攜手社會各方共同筑牢工傷預防防線,全力開創工傷預防工作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