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鄒佳雯
編輯整理:雙一流高教
7月13日,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同時頒發“前沿科學獎”,旨在表彰過去十年國際上在基礎科學領域發表的杰出和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論文等。
7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上海交大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數學科學學院講席教授金石憑借論文“Asymptotic-Preserving Schemes for Multiscale Physical Problems”獲獎,全球在科學計算領域共有4篇論文獲獎。
7月13日,金石教授(左三)在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前沿科學獎”頒獎現場。 上海交通大學供圖
國際基礎科學大會主席丘成桐在致辭中表示,當今基礎科學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學科深度交匯,正推動人類邁向由理論突破與技術創新共同驅動的時代。他強調,科學無國界,基礎研究的發展需要國際社會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
金石的獲獎論文于2022年發表在劍橋大學出版社雜志Acta Numerica。該期刊是數值分析與科學計算領域的頂級綜述期刊,也是數學類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該期刊于1992年創刊,每年邀請領域內著名專家撰寫綜述論文,每年只出版一期,每期發表6-8篇文章。上海交大介紹,上述論文是金石教授學術生涯中的第二篇Acta Numerica論文,此前他也曾于2011年應邀在該雜志發表綜述性論文。
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方程、經典物理的牛頓方程、統計物理的玻爾茲曼方程、流體力學的歐拉與Navier-Stokes方程,是量子、微觀、介觀到宏觀四個尺度最基本的方程,然而每個方程有其適用的尺度。多尺度計算方法致力于發展適用于跨尺度的物理問題。漸近保持格式(Asymptotic-Preserving Schemes) 是多尺度計算的一個重要的方法,該科學術語最早便是由金石教授于1999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在離散空間保持計算方法對于連續性方程從小尺度到大尺度的漸進性,從而能適用于小尺度和大尺度同時存在的多尺度問題,并可以在計算參數遠遠大于物理小尺度的情形下,仍然獲得正確的宏觀物理解。
過去20多年來,這類方法在動理學理論、雙曲型方程、量子力學半經典計算、等離子體和流體力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金石在相關領域耕耘多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已成為這個方向國際上的代表性學者。
數學上理解從微觀尺度到宏觀尺度的物理方程轉換是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著名的數學家希爾伯特提出的第6問題,近期因為芝加哥大學華人數學家鄧煜等人的突破性工作而廣為學界關注。漸近保持格式可以看成是該問題在離散空間的表達形式,即從微觀物理到宏觀物理在離散(或者數值計算)空間的實現,它對多尺度物理的計算方法設計提供了一個一般性和非常有效的計算框架。而金石在Acta Numerica發表的論文是對該領域及他和合作者多年來構造的漸近保持格式的一個綜合性總結。
金石,1963年4月25日出生于江西上饒市德興市,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聯合主任,教育部“科學工程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馮康科學計算獎,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晨興數學銀獎和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4)。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動理學理論,雙曲型守恒律方程,量子動力學,不確定性量化,交互粒子系統,計算流體力學,機器學習與量子計算等,在包含Acta Numerica,Communication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等雜志發表過學術論文超240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