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時機直接決定產量高低。
老農們常為"見苗就追"還是"腰高再追"爭論不休。其實玉米一生只需精準抓住三個施肥窗口。
第一個在5-7葉期,夏至前后最合適。這時候追的是攻稈肥,尿素配鋅肥效果最佳。
東北黑土地要特別注意補鋅。鋅元素容易被土壤固定,缺鋅會導致葉片發黃。每畝10公斤尿素加2公斤硫酸鋅,苗子蹭蹭長。
第二個關鍵期在大喇叭口期。11-12片葉時玉米需肥量達到頂峰。這時候追穗肥要下重本,尿素用量得翻倍。
華北沙土地建議用緩釋肥。普通尿素容易被雨水沖走,緩釋肥能持續供應養分。
每畝30公斤起步,分兩次施更保險。
第三個節點在吐絲期。
立秋前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直接給玉米"打營養針"。這時候根系老化,葉面施肥吸收更快。沙土地和黑土地施肥策略大不同。
沙土要"少吃多餐",黑土則要配有機肥。
去年有人施肥過量導致貪青晚熟,顆粒無收。過早施肥燒苗的教訓太深刻。苗期就追尿素,嫩苗直接被"燒"死。
重新補種耽誤農時,產量直接腰斬。
大喇叭口期忘施肥更可怕。等想起來玉米都抽雄了,棒子小得可憐。
畝產800斤的慘痛教訓,老農說起來直搖頭。今年試試這三個黃金節點。跟著節氣走,看準葉片數,保準棒子沉甸甸。
稈子壓彎了腰,產量自然往上飆。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低肥力地塊底肥要足,高肥力地塊則要控制用量。復合肥配農家肥,既養地又增產。最后提醒除草劑別亂用。
3-5葉期最安全,錯過這個窗口容易出藥害。除草追肥要錯開,間隔至少三天才穩妥。玉米高產其實有訣竅。
節氣、葉片、土壤三結合,施肥就像喂孩子要按時按量。您家玉米今年準備怎么追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