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趙最近又消失了幾天。
大家都知道,他大概率是跑山去了。
小趙是那種典型的城市人:
朝九晚六,寫方案熬夜到眼紅,下班在地鐵里和人擠成一團,
房間里永遠是電腦、手機和咖啡,唯一的裝飾就是墻上那幅掛了灰的山水畫。
可每隔一陣子,他就會突然消失個三五天,
背個包,帶點干糧,自己開車進山。
沒信號,沒網絡,沒客戶催稿,沒老板催方案。
他總說:“城市把我困得太久了,得放我回山里透口氣?!?/p>
一、成年人為什么越來越需要自然
前幾年,小趙的身體查出來有點毛病,
熬夜太多,胃出問題,睡眠也差,心態更別提。
那時候他狀態很差,晚上喝了酒在朋友圈發長文,
說自己干脆辭職回老家種田算了。
可真讓他辭職,他也舍不得。
房租要交、家里要寄錢、未來還有一堆“如果”。
那陣子他一到周末就窩在出租屋,
外賣、游戲、短視頻,幾乎足不出戶。
后來是有次被老朋友硬拉去露營,
那一晚沒開燈,沒看手機,
他們躺在山里看星星,一句話都沒說,
第二天他回來后,整個人突然換了個人似的。
從那以后,他養成了一個習慣:
只要心里悶了,就進山走走。
二、城市是高效的,但自然是治愈的
我們這一代人,有時候活得像困獸。
被高樓擋住了天空,被工位困住了身體,
每天都在跑,卻總覺得不知道跑去哪里。
可自然不一樣。
你走進樹林,就算不動,也覺得時間慢下來了。
風吹過來,帶著土腥味和草葉味,
你隨便坐在一塊石頭上發呆,也沒人覺得奇怪。
那是城市里給不了的松弛感。
三、自然從不說話,但它懂得安慰
小趙說,他最喜歡的,是走累了躺在地上聽蟲鳴。
一開始聽覺得吵,后來聽出了節奏。
偶爾有鳥撲騰翅膀,有松鼠竄上樹干,
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流動著,
讓人覺得,原來世界不是只有任務和KPI。
他說,在山里他從不覺得孤獨,
反而覺得被什么無形的東西接住了。
四、不是每個人都能逃到山里,但每個人都需要一點自然
有人說,“有閑才有野”,
可對大多數人來說,想說走就走太奢侈了。
但自然從來不是只有大山大河,
一棵樹、一塊草地、一場雨,都是自然。
沒法進山,就去公園走一圈;
沒空遠行,就把陽臺空出來,種盆花,養棵小樹;
哪怕只是把書桌搬到窗邊,看見一點點天空,都好過什么都沒有。
城市再大,也留著一條縫隙等你透氣。
五、對自然好一點,其實是對自己好一點
很多人以為環保離自己很遠,
可當你在城市里跑得累了,你就會明白,
有一塊干凈的林子,有一條沒被污染的河流,
比任何花哨的度假村都更珍貴。
別小看那些微小的選擇:
帶個水杯、少一張外賣塑料袋、周末試著和朋友騎車去郊外……
這些都在悄悄幫你留住喘息的空間。
六、寫在最后
小趙這次回來后,曬得黑黑的,人也瘦了點,
大家笑他:“跑去山里吃苦,還一臉滿足。”
他說:“那不是吃苦,那是續命?!?/p>
人終究是自然里走出來的。
城市再亮,也亮不過一片星空;
工作再多,也壓不住人心底想自由的那點野。
如果有機會,去山里走一走吧。
沒機會,也別讓自己被鋼鐵和混凝土困得太死。
給自己留點風,留點綠,留點野,
你會發現,再難的日子也沒那么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