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康姆媽,是我住在蘭香里時的老鄰居。富康是她家獨養兒子,左鄰右舍都叫伊“富康姆媽”。伊過世多年,老鄰居聚會時,仍會念叨這位熱心人。
富康姆媽育有一子二女。老大富康于上世紀60年代考入上海航空工業學校,畢業后就是造大飛機的,這讓弄堂里的男小囡們很是羨慕。鄰居們也把富康作為“別人家的孩子”來開導小囡:“儂好好讀書,以后也要像富康一樣有出息!”
幾年后,富康畢業了,真的像天上飛機一樣遠走高飛了,飛到西北某廠擔任技術員。伊在保密單位,伊寄回家的信封上也不能落款,據說歸空軍直管。如此這般神秘又讓弄堂里的男小囡們肅然起敬:富康阿哥呱呱叫!
富康姆媽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去了寧波務農,一個則在郊區上班,伊和老伴多少有點冷清。聽到我一口一個“富康姆媽”,伊眉開眼笑:“儂叫得我真開心,我跟儂姆媽都是寧波鄞縣人,算得上鄉里鄉親的呢。”伊家五斗櫥玻璃臺面下,還留存著我三歲時拍的照片,直到我中學畢業還看到這張照片壓在玻璃臺板下,辰光一長揭不下來了,這照片就一直留在富康姆媽心頭了。
1976年我中學畢業了,被安排到某機械廠技校就讀,每學期有一半辰光進車間實習,我學的是機修鉗工,整天與榔頭銼刀打交道。實在是弄勿懂,為啥一碰到龍年就會持續高溫幾十天?那年盛夏,上海灘又像是跌進了重慶火鍋,日日夜夜像是在“汏桑拿”,日腳很難熬。
盛夏電力供應活脫脫是“小朋友白相蹺蹺板——兩頭擺勿平”——各大醫院用電必須保障,畢竟是人命關天;煉鋼廠、煉油廠必須日夜供電,一旦斷電后果不堪設想。供電公司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下發一紙“調電”通知,責令那些規模不大的小廠家白天停工、晚上加班,讓出電力來“削峰填谷”,確保重點單位用電。當時,我在機修車間實習,也就跟著師傅們一同“調電”上夜班。
每天早晨下班時,正是烈日當空,回到家里如同從河浜里撈起來一般,大伏天的三層閣悶熱得賽過蒸籠,根本無法補覺休息。這一幕被隔壁鄰居富康姆媽看在眼里,伊心疼得不得了。于是,伊就在自家底樓客堂間搭起一張帆布行軍床,把我叫了過去:“儂夜班做出后,睏不安穩要生毛病額,儂就睏到阿拉屋里,底樓還有穿堂風,可以舒舒服服睏一覺!”伊一口浙東鄞縣鄉音,好比在疼愛自家小囡。富康姆媽的老公是一位話語不多的紅幫裁縫,但老裁縫也在一旁幫腔,竭力勸說我就在伊拉屋里休息,說是“不搭界”的。老夫妻特地擰開電風扇,倒了一大杯涼白開,還點燃一盤驅蚊香,關照我快點休息……就這樣,我在隔壁鄰居家一連睏了半個月,下午醒來后還能吃上剛剛剖開的“8424”,這西瓜汁甜得我至今難忘,比“8424”更甜美的是睦鄰深情,讓我領悟著“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
迄今已是四個龍年過去了,今年仍是熱得出奇,不由得回想起丙辰龍年的“調電”往事,想起我曾經連續睏在鄰居家的客堂間里,想起了那位熱心腸的富康姆媽,我不由得熱淚盈眶……
原標題:《晨讀 | 欣慰:富康姆媽》
欄目編輯:史佳林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欣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