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金叢(審判長位)開展涉外商事糾紛調解工作。
“通過本案的處理,我司深刻體會到了中國法院在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方面的顯著成果,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對中國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信心。”2025年1月,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金叢收到了來自中外雙方當事人的感謝信,看到合資公司能夠繼續正常經營,他的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此前,因中外股東間產生理念分歧引發一系列復雜糾紛,合資公司治理一度陷入“僵局”,后來究竟是如何化解矛盾、促成和解的?事情還要從2023年9月說起……
那天,金叢接手了一起看似普通卻又異常棘手的案件——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知情權糾紛。
二十多年前,這家合資企業在中外雙方合力經營下發展迅速,先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等榮譽。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因中外股東各50%的股權結構存在天然隱患,在經營理念發生分歧后,合資公司治理陷入“僵局”。其間,雙方曾協商轉讓股權、外方退出在華投資均未果。
僵持下,外方股東向龍灣區法院提起股東知情權訴訟,請求合資公司提供公司章程、董事會決議、會計賬冊等公司資料,并明確提出將視情提起后續境外仲裁、訴訟。為防止合資公司財務賬冊等重要資料在訴訟期間被篡改或銷毀,外方股東在起訴前向法院申請訴前行為保全。
金叢意識到,這個案件承載的不僅是一起股東知情權糾紛,更關乎一家擁有千余名員工的合資企業的生死存亡。
“必須確保在維護外方合法權益的同時,不讓合資公司因行為保全而陷入經營困難和生存危機,這是我們一直秉持的保全理念。”金叢告訴筆者,他立即組織團隊對保全申請進行了充分研判,依法作出了訴前行為保全裁定,并以復制封存的方式組織實施,兼顧了雙方合法利益,為法院贏得信任、促成調解打下了基礎。
“要真正化解這場糾紛,必須跳出案件本身,尋找一攬子解決方案。”謀定后動,金叢向雙方充分釋明了當前形勢,并從法理、情理建議雙方考慮訴訟成本與風險,嘗試一攬子解決糾紛。
起初,雙方對此都持謹慎態度,氣氛一度十分緊張。
面對這樣的僵局,金叢沒有放棄,與團隊共同制定了“審判+調解”同步進行的方案,一方面依法推進股東知情權糾紛訴訟開庭審理,查明相關事實,作好裁判準備。另一方面在庭審中向雙方充分釋明,指出因合資公司治理陷入“僵局”,股東知情權糾紛訴訟只是雙方股權糾紛的一個環節,僅憑本案判決并不能徹底解決多年糾紛,合資公司還將面臨系列訴訟并存在解散、清算風險,可能影響千余名員工的就業穩定。
在調解過程中,金叢和他的團隊組織開展了十余次線上、線下調解,通過背靠背、面對面等方式,向雙方充分釋明了訴訟成本和商業風險,引導雙方放下成見,重建信任。
在一次次精心組織、專業耐心的調解后,最終,雙方就外方股東減持股權比例但保留合資性質、股權交易價格、章程與合資合同修訂等達成了整體和解方案。
在簽署調解協議當天,法院積極對接工商、稅務、外管等單位,為股權變更登記、稅務處理、股轉資金出境等手續開通綠色通道,當天辦妥全部手續,和解方案得以順利履行,合資公司在股權結構變更后繼續正常經營。
“通過本案的審判和調解,外方當事人對中國法院非常認可,故同意在合資合同修訂中將爭議解決方式由外國仲裁變更為合資公司注冊地溫州法院管轄。”外方當事人代理人由衷贊嘆。
“用心用情,才能讓每一起涉外案件成為傳遞中國司法力量的‘重要窗口’、架起中外互信的‘連心橋’。”金叢感慨道。
案件已塵埃落定,以“如我在訴”意識,用“東方經驗”化解中外當事人“心結”,以司法溫情促進理解的余韻依然不絕。
來源:人民法院報·2版
作者:周霄陽|攝影:王瑩釗
責任編輯:屠少萌 |聯系電話:(010)67550734|電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體編輯:王譽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