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郝亞娟 夏欣 上海 北京報道
在汽車價格戰愈演愈烈、經銷商利潤被壓縮的背景下,“反內卷”成為行業共識。此前,多地叫停銀行車貸“高息高返”,汽車金融生態正在經歷深刻調整。
近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在安徽合肥舉辦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大會期間,組織召開“汽車經銷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行業代表呼吁主管部門督促金融機構落實好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對能夠正常經營的企業不要壓貸、抽貸、斷貸,優化服務政策,簡化審批流程,豐富汽車金融產品供給,規范保險市場秩序,全力支持汽車經銷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上海經邑產業數智研究院副院長沈佳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金融機構要承擔起價值共創者的角色,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動者。一方面,需通過改進產品設計重建消費者信任;另一方面,要針對行業痛點開發新的工具,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優化庫存融資、豐富新能源車專屬金融產品等,真正賦能產業鏈發展。
不能“一刀切”
在“汽車經銷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和金融監管總局財險司、普惠司相關業務負責同志表示,金融部門正密切關注汽車經銷行業存在的相關問題,后續將結合國家促消費、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導向,深入剖析企業反映的問題癥結,著力研究更具適配性的政策措施。
沈佳慶指出,當前經銷商普遍面臨庫存壓力與現金流緊張,若銀行采取“一刀切”政策,的確可能加劇行業危機。因此,金融機構需深化與主機廠、經銷集團的聯動,通過實時銷售數據、維修記錄等動態評估經銷商經營情況,對不同類型主體提供多層次、靈活授信。同時,推動建立行業白名單制度,引導資金精準灌溉合規經營企業,避免風險擴散。用直面風險、服務風險的方式,替代過去的防御性、避險式風控。
復旦大學創新與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畢睿罡也強調,為了配合“反內卷”,銀行不能簡單地通過降低首付或者拉長貸款周期等方式吸引風險比較高的消費者,而是應該通過業務創新,更好地支持企業創新,比如銀行可以探索加強與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的聯合金融服務模式。
畢睿罡分析,一方面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有非常多的聯合創新活動(廈門大學郭燁團隊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的文章發現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有很多聯合申請的專利),另一方面供應商規模相對較小,貸款較難,而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聯合研發活動如果獲得成功,有主機廠的訂單保障,對于銀行來說,支持這類創新活動的風險也相對較小。因此,這種模式的創新能夠給銀行帶來增量業務,也起到了支持企業創新的作用。至于經銷商如何緩解經營壓力,可能更多地是要靠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的協商。
汽車金融如何重構?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積極優化與經銷商的合作模式,摒棄過去依賴高返傭刺激銷售的畸形機制。多地銀行業協會已牽頭簽訂自律公約,明確要求銀行合理確定傭金比率,避免不正當競爭手段,轉而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指出,銀行正積極探索與車企及經銷商的聯合金融服務模式。一是發展供應鏈金融,緩解經銷商資金壓力。基于經銷商的銷售及保險等多維度數據,提供無抵押的循環額度信貸支持,減輕其資金占用壓力。二是強化聯合營銷,助力車企、經銷商提升銷量。銀行利用自身的客戶資源引流,通過聯合舉辦營銷、試駕活動,提供專屬的貸款優惠政策,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三是強化融資服務,支持車企直銷模式發展。為車企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降低其在直銷模式下的資金壓力。
在沈佳慶看來,金融服務可向兩大方向轉型,其一,從單向信貸支持轉向全鏈條金融解決方案。銀行正改變單純依賴貸款利差的盈利邏輯,而是通過網絡化、平臺化經營,實現“一店一策”的精準信貸投放。其二,從標準產品供給轉向場景化金融創新。部分銀行聯合主機廠推出訂單融資+消費分期的組合產品。消費者通過主機廠直營平臺下單時,銀行同步為經銷商提供訂單質押融資,待車輛交付后自動轉為消費者分期貸款。這類創新利好新能源直銷體系,客觀上推動傳統4S店向體驗中心轉型。
在面向消費者的金融服務層面,沈佳慶建議,銀行可推出更透明的金融產品,例如固定利率貸款、階梯式還款方案等,并主動披露綜合資金成本,消除信息不對稱;針對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等細分市場,銀行正開發專屬金融方案,如延長電池質保期的分期產品。
(編輯:朱紫云 審核: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