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第三屆上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大賽優秀項目展示報告活動在大零號灣科創大廈舉行。此次活動以“綠色賦能發展、科技向‘新’而行”為主題,吸引了上百位綠色低碳領域的政策專家、企業代表、綠色金融機構等相關人士參與。
活動通過項目展示、路演、頒獎及政策推介等環節,旨在加強科技創新對美麗上海建設的支撐作用,推動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活動期間,閔行區進行了區情與“大零號灣”專項政策推介,誠邀大賽優秀項目落戶“大零號灣”,進一步推動優質綠色低碳項目在區域內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晏波,閔行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吳強,申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出席活動。
據了解,第三屆上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大賽共舉辦了9場專場分賽、2場對口合作交流活動和一場總決賽活動,吸引了100余個綠色低碳技術項目參與比拼。在當天的優秀項目總體展示及路演環節,各前沿項目集中亮相,展現了新型儲能技術研發與應用、AI+環境、合成生物等領域的先進技術與創新解決方案。這些項目不僅技術領先,更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與新路徑。
現場還依次揭曉了優勝獎(14項)、三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一等獎(1項)獲獎項目,以及2024年度優秀綠色低碳示范案例(5項),以此表彰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領域表現突出的項目與案例,激勵更多企業和團隊投身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下半場的政策推介環節亮點紛呈。閔行區詳細介紹了區域概況及“大零號灣”專項政策,誠邀大賽優秀項目落戶“大零號灣”,并表示將提供包括辦公空間支持、專項政策扶持及科技投資基金對接在內的全鏈條保障;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也帶來豐富的金融服務信息,助力綠色項目解決融資難題。
據了解,近年來閔行以國家“雙碳”目標與美麗上海建設任務為指引,錨定綠色科技創新標桿打造,依托“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深度聯動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等區域高校,以及申能集團、上海電氣等龍頭企業,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高效融合,催生出一批批突破性創新技術成果。在此基礎上,閔行正加速構建綠色產業發展新高地,重點培育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先進能源裝備及綠色低碳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目前,“大零號灣”區域已集聚4300余家硬科技企業,科學家+企業家(創業者)+投資家已成為“大零號灣”環高校科創帶的三大主流人群。政策支撐方面,去年7月出臺的《關于加快“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圍繞加強高質量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發企業創新動能、強化創新要素保障、厚植科創生態土壤五大方向,形成20條政策措施,細化落實48條實施條款,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
活動當天還頒發了綠色效益貢獻獎和杰出行動機構獎,并正式啟動第四屆上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大賽。
記者:覃叢叢 劉煒煉(實習)
部分供稿:江小川 大零號灣集團
初審:陳依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