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欄目 徐苑蕾
近日,“潘婷3分鐘奇跡”護發素因商標問題登上熱搜,引發公眾對品牌“商標擦邊”現象的廣泛關注。
《BUG》欄目在走訪時發現,類似“商標耍心機”的營銷手段在日化、食品等行業屢見不鮮。
例如“汰漬全效360°”,“360°”其實是一個概念……
“佳潔士CREST 3D炫白”,“3D”只是系列名稱,非工藝或技術……
“蘇菲裸感S貴族棉衛生巾”,包裝上印有“棉中貴族”的字樣,價格也幾乎是普通款的兩倍,但“貴族棉”也只是個產品商標……
律師指出,商標擦邊與合理借鑒并沒有很明確的界限,需以個案認定。而當商標文字與廣告宣傳結合使用時,法律責任的認定更為復雜,消費者維權也面臨較大困難。
很多品牌,都有“小心機”
近日,有消費者在使用潘婷3分鐘奇跡護發素時無意中發現,產品包裝背面用極小的字標注著“潘婷3分鐘奇跡是注冊商標,非功效宣稱”。面對質疑,潘婷方面回應稱,“3分鐘修護三個月累積損傷”有第三方試驗報告支持,實驗模擬顯示使用產品3分鐘后,經歷三個月累積損傷的發束能得到顯著改善。
不過,隨著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質疑:品牌是否在利用商標玩“文字游戲”?
除了“潘婷3分鐘奇跡”外,“汰漬全效360°”“佳潔士CREST 3D炫白”也是寶潔公司旗下的注冊商標。在產品介紹中,寶潔方面解釋“360°”指代全方位的空間和范圍的概念,“3D”也僅是系列名稱,非產品特殊工藝或技術。
《BUG》欄目在走訪中發現,類似“商標耍心機”的營銷手段在日化行業并不罕見。這些產品背后似乎都有一個共同模式:企業將有明確含義的日常詞匯注冊為商標,通過包裝設計和廣告宣傳強化其字面意義,營造產品具有某種特殊功效或品質的“氛圍感”。
比如蘇菲一款名為“裸感S貴族棉衛生巾”包裝上印有“棉中貴族”的字樣,價格幾乎是普通款的兩倍。其中,“棉中貴族”“貴族棉”和“裸感S”均為產品商標。
蘇菲天貓旗艦店顯示,“裸感S貴族棉衛生巾”甄選“貴族綿”,比普通粗絨棉雜質更少,產品刺激性和致敏性較低,“裸感”則指相比起公司其他普通衛生巾使用感更輕薄柔軟。
不過,被問及整片衛生巾用到的棉花是否都是進口原棉,客服的回答則顯得模棱兩可,客服僅表示,“表層是100%美國進口原棉?!贬槍υ摦a品,還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所謂“貴族棉”只是噱頭和概念,親膚感和吸收性能還不如普通系列,質疑產品夸大了實際效果。
有分析觀點認為,具有誤導性的商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并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際上,近年來,就有多家知名企業因“商標擦邊”問題陷入輿論危機。
今年6月,有網友發現白象“多半袋面”“多半桶面”包裝上的“多半”為注冊商標,而非實際分量描述,質疑其利用商標誤導消費者,認為“多半”應理解為“多一半”,但實際僅比常規款多25~40克,未達字面預期。
無獨有偶,今年5月,晨光乳業旗下的“供港壹號牛奶”被消費者質疑“供港”僅為商標,而不是供應香港的產品。據媒體報道,客服稱“供港是品牌名稱,與銷售地區無關?!?/p>
律師:商標擦邊,很難界定
公開資料顯示,商標分為注冊商標與使用商標,前者需依法經過商標主管部門核準注冊,而后者多顯示為“TM”,無需注冊即可使用,主要用于廣告宣傳、展覽等商業活動。
談及商標“擦邊球”現象的法律界定,北京中銀(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韓斌指出:“商標擦邊與合理借鑒并沒有很明確的界限,都需要以個案認定?!?/p>
上海申宜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龍國則指出,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質量等特點產生誤導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已經注冊的商標若違反該規定,可由商標局宣告無效,其他單位或個人也可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其無效。
那么如何判斷商標是否帶有欺騙性?韓斌分析稱,如果商標含有的描述與商品的特點或者來源存在關聯,需視關聯程度而具體判斷,判斷標準也更加復雜;如果商標含有的描述與商品的特點或者來源完全一致或無關聯,這兩種情況通常都不具有欺騙性。
王龍國特別強調:“僅直接表示商品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等特征的標志,本就不得作為商標注冊?!彼J為,那些讓公眾誤以為是產品特性描述的“文字游戲類”商標,不僅違反這一原則,更有違道德,應當被宣告無效。
而當商標文字與廣告宣傳結合使用時,法律責任的認定更為復雜。韓斌指出,這種情況一般是虛假宣傳和虛假廣告的重合,目前法律上并沒有明確如何適用法律。主流觀點有三種,分別以虛假宣傳和虛假廣告處罰、單獨以虛假廣告處罰或單獨以虛假宣傳處罰。
對于消費者維權,律師觀點均認為消費者維權面臨較大困難。韓斌建議,消費者可與侵權人協商要求停止侵權和賠償,協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訴或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情節嚴重還可報警。
王龍國指出關鍵難點:“經過法律程序已經注冊的商標,其侵權是合法的侵權,消費者很難證明自己的損失以及商標和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北M管如此,他表示,消費者仍可請求宣告商標無效或向監管部門舉報投訴。
目前來看,“商標擦邊”行為在實踐中仍存在認定標準模糊、消費者舉證困難等問題。不過,任何品牌若試圖以話術替代品質的經營理念,終究會在市場規律面前現出原形,失去消費者長久的信任。
來源:新浪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