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煥新”迎客,盤活資源結“甜蜜”果
7月15日清晨,位于進賢縣張公鎮的南昌農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280畝葡萄園內,一派繁忙景象。雖然葡萄大批成熟的高峰期尚未到來,但一串串日漸飽滿、香氣四溢的葡萄已掛滿枝頭,吸引游客們前來采摘嘗鮮;不遠處,工人們手持剪刀穿梭于藤架間,將一串串飽滿的“巨峰”葡萄輕剪入筐,為紛至沓來的訂單忙碌準備。
游客采摘 樂享“初熟”甜
盡管是首批成熟,園內的巨峰、陽光玫瑰和妮娜皇后葡萄已展現出誘人魅力。放暑假的大學生應潤欣與朋友專程趕來:“聽說這里葡萄園很大,特意來嘗鮮。這妮娜皇后粉粉嫩嫩的,又甜又脆還帶花香,口感真棒!親手采摘還能欣賞田園風光,特別放松!”像她一樣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或拍照打卡,或采摘嘗鮮,園內歡聲笑語不斷。
訂單火爆 工人連軸轉
在園區另一側,工人們熟練地將葡萄分級、稱重、封裝,準備發往各地訂單。“今天這車貨8000斤是發往湖北的,明天還有5000斤要發往安徽,最近訂單積壓了不少,供不應求,就等葡萄大批成熟了。”園區負責人阮妙根一邊指揮工人裝車,一邊向記者介紹道。“目前日均采摘約5000斤,豐產期預計日采摘量可達3萬斤。”
零售緊俏 本地商販“搶鮮”
在園區門口,記者遇到了一大早從附近鄉鎮趕來的商販周佳偉。“我每隔兩天就來一次,每次采購一百斤左右,在長山鎮、李渡鎮附近零售,基本兩天就能賣完,市場反應非常好!”像他這樣的本地商販,已成為葡萄上市初期穩定的銷售渠道。
盤活荒地 結出“富民果”
誰能想到,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曾是因經營不善而荒廢的“包袱”,一度影響國道形象。2024年,張公鎮成功引入浙江籍投資者,成立南昌農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首期投入1000萬元改造升級,種植優質葡萄25000余株,今年還新增楊梅、枇杷等多種果樹。預計僅葡萄一項,今年就可創造約600萬元產值,凈利潤可達200萬元。
“甜蜜產業”更帶動了“富民經濟”。張公鎮黨委副書記汪敏表示:“葡萄園盤活后,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土地租賃收入和務工就業機會,還通過鄉村振興產業幫扶資金的投入,形成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惠及脫貧戶、監測戶24戶76人,同時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隨著葡萄盛產期的臨近,這顆“甜蜜”果實將釋放出富民能量。下一步,張公鎮將繼續依托本地資源優勢,打造更多集采摘、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供稿:張公鎮:樊哲平 熊婷)
---架橋田野稻谷香,早稻收割正當時
金風送爽,稻浪飄香,又是一年豐收季。眼下,架橋鎮的田野里一片繁忙景象,早稻收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廣袤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奏響了豐收的樂章。
豐收在望,收割進度穩步推進
今年,架橋鎮早稻種植面積達20500畝,截至目前,已順利收割9700畝,不斷拉長的進度條,是對豐收的無限期盼。據鎮農業部門預測,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收割工作將全面提速,預計下周,全鎮早稻收割工作將全面完成,屆時,金黃的稻田將化作豐收的糧倉,筑牢全鎮糧食安全根基。
科技助力,收割效率大幅提升
走進架橋鎮的稻田,只見一臺現代化的收割機在金色的稻浪中穿梭,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這些先進的收割設備,不僅效率高,而且能精準控制收割深度,確保每一粒稻谷都能顆粒歸倉。相比傳統的人工收割,機械化收割大大縮短了收割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讓農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輕松收獲滿滿當當的幸福。
保障有力,助力收割順利進行
為確保早稻收割工作順利推進,架橋鎮各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提供保障服務。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收割,確保稻谷品質;農機部門提前檢修設備,保障收割機正常運轉;交通部門合理規劃路線,確保收割機順利通行;氣象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收割工作保駕護航。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奏響豐收的樂章。
早稻的豐收,是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的生動實踐。接下來,架橋鎮將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優良品種,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讓更多的農民在土地上實現增收致富,這片希望的田野,續寫更加精彩的鄉村振興新篇章。(供稿:架橋鎮 吳文斌)
---池溪鎮“雙搶”大作戰:機械轟鳴奏響豐收奮進曲
2025年7月,驕陽似火,熱浪滾滾,池溪鎮的廣袤田野迎來了“雙搶”關鍵期。田間地頭,金黃的早稻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催促著人們加快搶收的步伐;而另一邊,綠油油的晚稻秧苗正等待著被及時栽種,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天氣較量的“雙搶”攻堅戰在池溪鎮全面打響。
在池溪鎮的多個村莊收割機成為了“雙搶”戰場上的“主力軍”。它們在金黃的稻田里來回穿梭,稻穗被迅速收割、脫粒、裝袋、運輸,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種糧大戶鞠小平站在田埂上,看著自家180余畝早稻在短時間內被收割完畢,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之前我們‘雙搶’全靠人工,累得腰酸背痛。現在有了這些先進的收割機,真是太省心了!而且今年的早稻長勢良好,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實在是太高興了”
據了解,今年池溪鎮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為農戶提供收割、運輸等一站式服務。全鎮投入收割機82臺,截至目前,已完成早稻收割面積2.5萬畝,占早稻種植面積的50%。
搶收完早稻,緊接著就是搶種晚稻。在池溪鎮的育秧基地里,一盤盤綠油油的晚稻秧苗整齊排列,長勢喜人。宏志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付建忠表示:這些秧苗采用了工廠化集中育秧技術,通過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不僅出苗整齊、根系發達,而且生長周期縮短,為晚稻的及時栽種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管農業的鎮人大主席夏新華強調:“‘雙搶’不僅是一場農時的戰斗,更是我們池溪鎮農業發展活力的生動展現。如今機械化的高效、科技育秧的先進,讓我們看到了農業現代化的光明前景。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耕農業領域,不斷探索創新,讓全鎮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我們的堅實力量!”(供稿:池溪鎮 姜于歡)
---鐘陵鎮進入夏季搶收搶種“雙搶”高峰期
時下,正是早稻成熟收割期,鐘陵鎮域內迎來大面積開鐮收割。各村社區農戶搶抓農時,一邊收割早稻做到顆粒歸倉,一邊搶種晚稻為秋收做準備,進入了夏季搶收搶種“雙搶”高峰期。
7月14日上午,在厚源村委會付家村附近一片早稻田里,三臺收割機打破了田野的寂靜,正來回穿梭,在進行收割作業。而在不遠處,一臺運糧車則停靠在一邊,車上堆滿了金黃色的稻谷。種糧大戶文華新喜滋滋地告訴我們,今年早稻播種,鎮里農技人員經常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開展生產作業,早稻長勢一直喜人,早稻大面積豐收在望,保守估計早稻產量畝產可達到1200—1300斤。
7月14日下午,厚源有名的種糧大戶文書云正駕駛旋耕機,在自家收割完早稻的水田里進行翻耕作業。據文書云介紹,他家有水田380畝,目前已經收割了100余畝,他這是一邊搶收割,一邊搶播種。放眼望去,在已經平整好的水田里,十幾個工人正在進行拋秧作業,一棵棵秧苗在空中畫出一道道弧線,散落在稻田里,為秋收播種希望。
隨著“雙搶”高峰期的到來,鐘陵鎮組織了以農技人員、人大代表、志愿者為主的“三農”服務隊,建立跨村農技共享平臺,解決小農戶機械短缺問題,并為勞動力短缺家庭提供早稻搶收、運輸、烘干、銷售等方面的服務。鎮農技人員還為農戶晚稻播種提供技術幫助,確保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供應充足,嚴防偽劣農資產品流入市場,保障晚稻栽種順利進行。
“鐘陵鎮是個農業大鎮,全域有水田面積72635.31畝,本著應種盡種的原則,我鎮已全部種上了早稻。據初步估算,今年鐘陵鎮早稻普遍取得了增產增收。”
鐘陵鎮主管農業的常務副鎮長黃新友表示,“目前,鎮里的農技人員已全部下到田間地頭,支援‘雙搶’生產。作為農業大鎮,我們就是要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來源:鐘陵鎮 徐曉斌 楊鳳蘭)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jx5622461@163.com
來源:進賢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編輯:萬明
初審:楊春華
復審:萬朝暉
終審:周勇
請下方點一個“在看”
生活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