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jì),做父母的比誰都上心。
看著孩子領(lǐng)回來的對象,心里頭跟過篩子似的,掂量著對方的人品,琢磨著兩家合不合得來。
想勸孩子幾句,又怕說多了惹他們煩;不說吧,又怕孩子年輕不懂事,將來后悔。
這分寸啊,真是難拿捏。
就像作家龍應(yīng)臺說的:“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是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可真到了孩子選人生伴侶這一步,哪個父母能真的“不追”?
只不過,聰明的父母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得爛在肚子里;糊涂的父母卻管不住嘴,隨口一說,反倒攪黃了孩子的事,傷了親子感情。
一:“他家條件不怎么樣,你跟著他會吃苦的。”
父母心疼孩子,怕他們將來日子緊巴,這心思能理解。
可愛情這東西,有時候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孩子看上的,未必是條件最好的,但一定是能讓他心動的。
你一上來就盯著對方的錢袋子、房子、車子,張口閉口就是“條件不好”,孩子聽著心里能舒服嗎?
他會覺得你根本不懂他的感情,只看重物質(zhì),甚至?xí)室飧銓χ桑阍椒磳Γ綀?jiān)持。
就算最后因?yàn)槟愕姆磳S了,孩子心里也會記恨你,覺得是你毀了他的幸福。
聰明的父母,會先看對方的人品、擔(dān)當(dāng),看兩個年輕人是不是真心對彼此好。
就算覺得條件確實(shí)一般,也不會直接否定,而是旁敲側(cè)擊地提醒孩子:“過日子不光有愛情,還得有柴米油鹽,你們得想清楚,能不能一起扛過難的時候。”
點(diǎn)到為止,讓孩子自己去琢磨,比硬邦邦的指責(zé)管用多了。
二:“你看人家誰誰誰,找的對象多好,你怎么就……”
這話一出口,就像一根刺,扎得孩子心里疼。
每個孩子都是獨(dú)一無二的,感情這事兒更是沒法比。
你覺得“誰誰誰的對象”好,可孩子未必喜歡;你眼里的“優(yōu)秀”,在孩子看來可能不值一提。
拿別人跟自己孩子比,不光會傷了孩子的自尊,還會讓他覺得你根本不認(rèn)可他的選擇,甚至?xí)岩赡闶遣皇钦娴膼鬯?br/>結(jié)果呢?要么孩子跟你賭氣,隨便找個人應(yīng)付;要么就干脆不跟你說心里話,自己悶著頭做決定,錯了也不告訴你。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拿孩子的感情跟別人比。
他們會說:“只要你覺得開心、踏實(shí),對方是個能過日子的人,爸媽就替你高興?!?br/>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他才愿意跟你掏心窩子,遇到問題也會主動跟你商量。
三:“等結(jié)了婚,你可得把他拿捏住,別讓人欺負(fù)了!”
這話聽著像是在為孩子撐腰,其實(shí)是在給孩子的婚姻埋雷。
婚姻講究的是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不是誰拿捏誰,誰欺負(fù)誰。
你教孩子“拿捏對方”,其實(shí)是在暗示他,婚姻是一場戰(zhàn)爭,得處處提防,步步為營。
孩子聽了你的話,婚后真的處處較真,事事計(jì)較,日子能過安穩(wěn)嗎?
小兩口難免有摩擦,你這么一說,孩子只會覺得是自己受了委屈,一點(diǎn)小事也會鬧得雞飛狗跳,最后把好好的家攪得不得安寧。
聰明的父母,會跟孩子說:“結(jié)了婚就是一家人,要多想著對方的好,遇事多商量,別總想著自己占上風(fēng)。兩個人心齊了,日子才能過得順?!?br/>教孩子包容,教孩子經(jīng)營,比教他“拿捏”管用百倍。
其實(shí)啊,兒女找對象,說到底是他們自己的事。
父母可以提建議,可以把關(guān),但不能替他們做決定,更不能說那些傷感情、埋隱患的話。
聰明的父母,懂得管住自己的嘴,把該說的說到,把不該說的爛在肚子里,給孩子空間,也給孩子信任。
糊涂的父母,才會憑著自己的心意隨口亂說,最后不僅幫不上忙,還可能毀了孩子的幸福。
畢竟,孩子的日子是自己過的,舒服不舒服,只有他自己知道。
做父母的,守住分寸,懂得體諒,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