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巴西總統盧拉第六次訪華期間,中巴簽署20份合作文件,涵蓋科技、農業等領域,為雙邊關系注入新動力。誰也沒想到,這個曾經在國際舞臺上相對低調的南美大國,在搭上中國發展快車后,竟能以如此強硬姿態回擊美國的經濟霸凌。
事情的起因要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說起。今年7月,特朗普突然宣布對巴西所有輸美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所謂“美國對巴西存在貿易逆差”。但盧拉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他第一時間援引美國官方數據指出,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累計達4100億美元,直接戳破了特朗普的謊言。更絕的是,巴西外交部直接退回美方信函,稱其“內容失實且具冒犯性”,這在國際外交場合實屬罕見。
特朗普(資料圖)
盧拉的底氣從何而來?看看中巴合作的成績單就明白了。2024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突破1880億美元,較2004年增長15倍,中國連續15年穩居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這種深度綁定讓巴西有了對抗美國壓力的資本。比如在農業領域,巴西對華農產品出口占其總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中國市場的穩定性讓巴西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去年巴西遭遇嚴重干旱,中國不僅沒有減少進口,反而加大采購力度,幫助巴西緩解經濟壓力。
除了傳統貿易,中巴在新興領域的合作同樣亮眼。雙方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經濟等前沿領域簽署多項協議,計劃共建聯合實驗室和產業園區。巴西巴伊亞州州長羅德里格斯在訪華時直言,中國企業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經驗,正是巴西實現產業升級所急需的。這種合作模式讓巴西不再局限于資源出口,而是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盧拉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他先是宣布將依據巴西《經濟對等法》實施對等反制,你收我50%,我也收你50%。接著,他公開表示將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聯合其他受影響國家共同維權。更厲害的是,盧拉抓住美國國內牛肉供應短缺的痛點,暗示可能限制對美牛肉出口。要知道,美國漢堡產業對巴西牛肉的依賴度高達30%,這一招直接戳中了美國消費者的錢包。
特朗普(資料圖)
巴西的反擊并非孤立行動。中國外交部毛寧明確表示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強調關稅戰沒有贏家,暗示將與巴西等國共同應對美國壓力。在東盟外長會上,中國提出愿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這既是對美國軍事霸權的牽制,也是向全球南方國家釋放合作信號。這種協同效應讓美國意識到,單邊主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反而成了盧拉的政治加分項。巴西國內民調顯示,超過70%的民眾支持政府強硬反制美國。反對黨原本想借此攻擊盧拉,但看到民眾情緒后也不得不改口支持。更諷刺的是,特朗普試圖通過關稅干預巴西司法,要求停止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調查,結果卻讓盧拉贏得更多國際同情。連英國《衛報》都評論稱,這可能幫助盧拉明年連任。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盧拉的反擊折射出全球力量格局的深刻變化。過去,美國可以隨意對中小國家揮舞關稅大棒,但如今有了中國這樣的戰略伙伴,新興國家不再孤立無援。中巴在金磚國家、聯合國等平臺的協同行動,正在重塑國際秩序。盧拉多次強調,巴西愿與中國共同推動全球治理改革,減少對單極霸權的依賴。這種訴求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響應,比如印度、南非等金磚成員國也開始在貿易政策上協調立場。
特朗普(資料圖)
當然,巴西的反擊也面臨現實挑戰。美國畢竟是巴西第三大貿易伙伴,關稅戰必然會對巴西出口企業造成短期沖擊。但盧拉顯然算好了這筆賬:與其長期受制于美國的經濟訛詐,不如趁勢推動市場多元化。他已經帶隊出訪中東、非洲,尋求新的貿易伙伴。同時,中巴正在加速本幣結算進程,2024年兩國本幣結算比例已達40%,這大大降低了對美元的依賴。
這場博弈的結局尚未塵埃落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盧拉的強硬姿態已經改變了游戲規則。當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夠依托與中國的合作,在經濟、外交、法律等多個層面與超級大國正面對抗時,這標志著國際秩序的根本性變革。特朗普或許從未想過,自己的關稅大棒不僅沒能嚇倒巴西,反而讓中巴關系更加緊密,讓全球南方國家的團結更加堅固。這或許才是這場博弈最深遠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