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上在彩禮問題上出現的矛盾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1、既要又要;
2、價格沒談攏;
3、展示自我價值的需求嚴重。
1、既要又要
既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彩禮其滋生的土壤開始逐漸消失。但是站在收彩禮一方的角度考慮,若是能孩子又陪在身邊又能拿一筆錢財豈不是更好?于是將“彩禮”冠以傳統之名,即:咱們中國人都是這樣做的。達到將其與彩禮本身存在意義剝離的目的。
2、價格沒談攏
彩禮的價格=撫養成本+未來潛在價值。就像是街邊砍價一樣,我們總希望以最高的價格賣給別人來換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對方肯定是不會接受的。雙方拉扯砍價的過程,也就造成了摩擦。而如果雙方價格預期偏差過大,就會帶來談崩的結局。
3、展示自我價值的需求嚴重
彩禮在現代,其展示的目的占比越來越多。所謂展示,指的是把彩禮的錢擺出來也好,告訴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好,讓他們看看有多少錢。這個錢的多少一方面代表了男方家庭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代表了自己孩子的“價格”,而價格就代表著價值,而有了價值就有了面子。所謂的面子就是別人認可你的價值。
現如今,很多時候兩位新人本身其實并不是很在意彩禮的問題,而矛盾更多的集中在上一代。這也非常合理,因為本來收益、虧損的就是他們,自然要多操一些心了。
為了避免父母用結婚需要的戶口本以此為要挾,政策上直接將其取消了。不過,若是孩子在這一方面特別聽從、在意父母的話,可能這婚要結還得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