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段明珠
頭圖 | AI生圖
“滬上白富美”匯添富迎來“娘家人”。
14日匯添富宣布更換董事長,老將李文離崗不離家,仍在匯添富但“另有安排”;魯偉銘接棒,后者同時還是東方證券總裁,而東方證券是匯添富第一大股東。
其實匯添富領導層交接是業內早有預期的事。
預兆一:不卷。有點諷刺,但在各家公募卷ETF欲生欲死時,匯添富的猶猶豫豫有點與眾不同。最明顯的是,去年各家搶發A500ETF,匯添富在同一批中也硬是要落到最后一名。當時就有推測,匯添富可能面臨高管變動,所以路線上有些糾結。
預兆二:大股東換帥。2024年11月,東方證券換帥,金文忠到齡退休,55歲龔德雄接任;12月魯偉銘出任副董事長,同時任命了5位副總裁;大投行、大財富、大機構體系并線推進的逐步落實?!鞍职帧弊隽诵碌募彝ヒ巹潱昂⒆觽儭币怖響浜?。
預兆三:預先埋棋。2025年1月,魯偉銘加入匯添富基金擔任黨委書記。此刻匯添富管理層會變已基本明晰,外界也有傳言,李文卸任后會掛名名譽董事長的職位(1967年人,未到退休年齡)。
所以,此次匯添富換帥是既定安排,旨在實現平穩的權力交接,而非突發事件。
但高層變動,背后必定有意圖,有權衡,有影響。
大家都能想到的,換帥肯定是要解決近年來匯添富的發展困境,但這次有何不尋常之處?現在的人員配置是最優解嗎?
最關鍵的,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對整天接受金錢考驗的金融圈,人事變動后,股權、控制權會向何處流動?
#01不尋常之處
通常基金公司搭建新領導班子有兩種模式:
1、內部提拔。內部挑選資歷深厚、業績卓著的總經理接任董事長,再順次提拔下面人,典型的如易方達由劉曉艷接任董事長;
2、空降?!肮蓶|董事長 + 內部總經理”模式(是的,公募基金大多有自己的“爸爸”)。
十年前,匯添富改變了既往由東方證券高管兼任董事長的做法,首次設立專職董事長,并從內部選拔元老李文擔任。也即,從模式二切換到模式一。
但此次,匯添富又切換回模式二。
走回老路,匯添富及東方證券的用意自然不同。
簡單來說,內部提拔意味著“穩定和傳承”,空降則意味著“變革與協同”。
2015年匯添富因非貨躋身同業前7,規模突破千億量級,業務復雜度提升,加之行業、監管等外界因素,由內部創始團隊管理可能是當下權衡后的選擇。
如今,匯添富面臨“主動權益發展不順”和“錯失指數發展機遇”兩大挑戰,這直接導致了其行業地位的松動。加上公募行業也不是十年前清新可愛的模樣,在上一波牛市又消耗不少基民的信任,監管收緊,行業內卷,謹防被甩下車,也就只有不破不立了。
匯添富這次引入外援,顯然是希望有所革新。
其實從細節處也能看出,匯添富早就在嘗試用新人突破。近一年,頭部十家權益大廠的新發權益經理年限均值中,匯添富的平均年限最短僅為1.4年,不到景順長城的1/7。
從協同角度看,在東方證券的發展三主線中,已明確將匯添富納入財富管理主線?!按蛟煲粋€東方財富管理品牌,銷售端、產品端、資產端有機融合,資源共享,整體發力。東證資管、匯添富要提升投研能力和產品業績,發揮品牌優勢,支持和融入公司的大財富管理體系。”
某種意義上,在李文時代,匯添富更像東方證券旗下的一家“明星子公司”,擁有很高的自主權。而在新時代,匯添富的角色可能轉變為東方證券“大資管版圖”中的一個“核心事業部”或“戰略支點”,其獨立性可能會相對減弱,但作為集團整體一員的協同性會大大增強。
再來看這里涉及的關鍵人物。
首先是魯偉銘。
其是71年生人,1998年進入東方證券就開始了打怪升級之路,2022年3月出任東方證券總裁,任內成功完成A+H配股。魯偉銘在固收和衍生品投資,有豐富的投研經驗,據說2023年華師大固收校友會就是由他召集的,匯添富和富國基金的大佬均有到場。
合理推測,從大股東的角度來看,讓魯偉銘管理匯添富,似乎是想讓公司在固收業務的發展上更進一步,不過仍需時間檢驗。
李文算得上匯添富的“靈魂人物”,雖然后續內部職位還不清楚,但參考當年林利軍離任時仍擔任匯添富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一段時間,估計也會類似操作,以保證工作平穩過渡。
還有個關鍵人物張暉。早在匯添富之前,張暉就已成名,是市場第一個重倉茅臺的公募基金經理,簡直贏麻了。張暉在2005年匯添富成立之初加入,是整個公司投研體系的搭建者,也是僅次于李文的“二號人物”。
下階段“魯張配”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匯添富是否會把資源集中在有券商協同優勢的固收+和機構業務上?
與東方證券的協同能否真正轉化為市場份額和利潤?
能否在股東管控與市場化運營、風險約束與業績進取間找到平衡?
值得琢磨的是,魯偉銘作為新董事長大概率沒有匯添富股權,而李文、張暉作為匯添富股權激勵的重點對象實際上持有,這形成一種微妙制衡。
#02股權疑問
匯添富2015年就搞了股權激勵政策,后來相關的內容較少披露,只能找到些線索大致推測。而目前要搞清楚的是:
離任的李文持有多少股權?在其離任后,這部分股權會如何處理?
張暉持有多少股權?這些是否能綁定核心團隊實現平穩交接?
根據報道,匯添富當時有百人參與股權激勵,主要通過上海菁聚金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持股,2015年底持股比例為14.98%,次年增長到24.66%。
好玩的是,不僅有菁聚金,李文他們還搞出了菁聚木、菁聚水、菁聚土、菁聚火,一種集齊召喚神龍的感覺。而后面幾家為直接持股匯添富的菁聚金的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40.93%、34.11%、13.63%、11.33%。
其中以持股比例最高的菁聚木來說,股東主要由匯添富高層組成,張暉和李文的持股比例分別是35.23%、24.10%,這個數字至今變動不大。
總之,張暉、李文測算下來間接持有匯添富的股權比例分別為3.56%、2.43%,加上另外3位高管,合計持股超10%。
當然,菁聚金在2022年6月15日正式退出匯添富,而東方證券、上報資產、東航金控在2021年底均增持匯添富,說明是有統一推動,目前天眼查中匯添富的股東只有上述3家,占比分別為47%、26.5%和26.5%。
但退出不意味著持股沒了,更可能的是從臺前轉到幕后。
員工持股的幾種方式中有一種是,員工(隱名股東)委托原有股東(顯名股東)代持公司股份,即“國資顯名+員工間接持股”架構。而菁聚金等確實仍在存續狀態。
所以只能推測,當前張暉、李文等高管對匯添富的持股比例不變。
而李文離任后持有的股權如何處理,可能要看具體的協議細節,這種通常不會披露,仍然只能根據常理推測,可能他持有部分會被以約定價格進行回購,形成“股權激勵池”在公司內部實現“新陳代謝”。
至于現在仍在船上的高管,單從金錢角度,穩定性應該無憂。
當年高管入股匯添富價格為23.57元/股,基于此得出的公司估值為27.73億元,而2015年匯添富凈資產29.75億元;如果和同期進行股權激勵的基金公司比較,匯添富的持股成本約為同行的1/3,顯然買得很劃算。
之后匯添富確實進入發展快車道,當時有媒體算賬,參與股權激勵的員工只需三年就回本。
而在股權激勵完成后,匯添富就開始了慷慨的分紅,2017年分紅比例高達98.36%,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已向股東分紅幾十億元。
所以接下來,股東意志與經營層專業性的平衡,是匯添富未來治理的核心挑戰。
*以上分析討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妙投行業研究群招募? ——
本文作者擅長對金融、白酒等板塊的研究,側重產業分析和企業優劣勢比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加入妙投社群與作者進行深度交流。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得更多上市公司、熱門賽道的詳細分析文章,幫你看懂公司、看懂行業,做投資投得明明白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