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持續數年,到如今好像真的要迎來大決戰了,俄羅斯這邊是朝鮮伙伴送來的炮彈和援軍,烏軍那邊有特朗普承撐腰,雙方已經集結了超百萬兵力,大戰一觸即發,而在這躁動的局勢下中方發聲了,立場很明確。
百萬大軍壓境
7月12日凌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劃破利沃夫夜空,26枚巡航導彈與597架無人機組成的攻擊波,精準命中烏克蘭三地的軍工企業和軍用機場,而這僅僅是序幕,普京批準的夏季總攻計劃中,頓巴斯前線堆滿朝鮮專供的炮彈,S-500防空系統首次部署,射程直達近地軌道衛星。
當西部集群的坦克突然出現在里曼市以北19公里,當空降兵強攻蘇梅州北部交通樞紐,俄軍“火墻推進”戰術撕開烏軍防線的意圖已毫不掩飾。
面對俄軍的強勢進攻,烏克蘭只能奮起抵抗,在蘇梅北部的金德拉蒂夫卡,烏軍精銳冒險包抄俄軍先頭部隊,試圖“關門打狗”,卻正中克里姆林宮下懷,誘使烏軍集中兵力,暴露在遠程火力覆蓋下。
盡管特朗普高調宣布提供“愛國者”導彈,但美國庫存早被中東沖突掏空,德國緊急拼湊的防空系統,在俄軍導彈雨面前杯水車薪。
中美的博弈
特朗普7月14日威脅對俄征收100%關稅的“50天停戰令”,甚至還被爆料曾問澤連斯基“能打擊莫斯科嗎”,得到“只要你給武器”的回應,而德國那邊解除對烏武器射程限制。
烏軍特種部隊炸毀庫爾斯克后勤橋梁,無人機突襲莫斯科州導彈工廠,戰局正突破原有邊界,美烏的一系列行動以及德國的蠢蠢欲動預示著戰火向俄羅斯腹地蔓延。
此時中國外交部的回應斬釘截,面對美國“制裁購買俄油國家”的威脅,中方在7月15日聲明“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這并非突發表態,而是王毅外長在慕尼黑闡明的延續,當時他稱“中俄正常油氣貿易保障14億民眾需求,從不向沖突方提供致命武器”。
而當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炒作“中國支俄”,中國與巴西在聯合國發起的“和平之友”小組,正用勸和促談拆解西方敘事陷阱,即便俄烏在換俘期間互襲首都,中國仍敦促保持伊斯坦布爾談判通道。
中方的堅定態度
對于這場沖突中所面臨的威脅,俄羅斯這邊相對淡定,而普京在7月13日電視訪談中的一番話,表明了背后原因,稱蘇聯解體后西方對俄“地緣政治蔑視”,讓俄羅斯必須“以獨立主權國家之姿宣示捍衛能力”,這解釋了為何拉夫羅夫在吉隆坡與魯比奧探討“沖突調解新看法”時,俄軍仍在擴大領土要求。
雖然特朗普將關稅大棒砸向中俄能源貿易,但中國堅持平等互利的正常合作,當歐媒渲染“中國受俄連累”時,王毅在柏林強調“三不原則”,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而這種始終不動搖的定力源于清醒認知。
美國內部“舍棄烏克蘭專注中國”的爭論,暴露其戰略資源見底,而俄烏決戰無論勝負,西方對全球事務的掌控力都已不可逆轉地衰落,朝鮮援兵、伊朗無人機、印度拒絕對俄油制裁,全球南方國家的沉默選擇,實際戳破了西方主導的單極秩序幻想。
雖然現在大決戰尚未真正爆發,但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各國看在眼里,做出的選擇也逐漸清晰,俄羅斯這邊對戰火是強硬推進,而中國“站在和平一邊”的立場也始終明晰,就看這場持續數年的戰火,究竟誰能笑道最后。
參考資料
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任何非法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央視新聞2025-07-15 16:45
國際觀察丨美國“新動作”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東南網2025-07-16 10:05
俄軍蘇梅方向轉入防御烏軍發起反擊|鳳凰記者一線直擊——鳳凰衛視2025-07-14 17:33:50
特朗普所謂“重大聲明”揭曉——環球網 2025-07-15 07: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