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底,三下江南戰役結束后,東野野司首長找萬毅談話,要他和李天佑對調位置,李天佑接任1縱司令員,萬毅接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代司令員。
聽到這個決定,萬毅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激動地說道:“我是東北人,打回老家來了,應該在第一線作戰!要我去第二線,我感情接受不了!為什么要這樣調動?”
野司首長見萬毅不同意,便說道:“不用說了。”一場談話就這樣結束。
萬毅晚年回憶起這件事說:“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應當服從組織的決定。但這一次我心情不愉快,講了價錢,說明我的黨性還不是很強。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個遺憾。”
萬毅為什么不愿意?除了前面所說的他是東北人,希望在家鄉作戰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松江軍區屬于后方,主要任務是訓練部隊,輸送兵員。這個任務雖然也很重要,但對萬毅這個長期在一線戰斗的指揮員來說實在是不舒服。
另一方面是,他不了解李天佑,兩人只在磐石見過一面,知道他是個老紅軍,在蘇聯學習過,抗戰勝利后回國。李天佑剛來,就頂替了自己的位置,這對一個有血性的軍人來說確實不容易接受。最重要的,萬毅認為調動工作之前,至少應該指出他哪里有缺點和錯誤,不能什么原因都沒說直接就調了。
這次談話不歡而散后,沒過多久,野司首長又找萬毅談話,見面就問:“聽說上次談話后,你的情緒很不好?我聽說你回去后發牢騷,在屋子里唱《霸王別姬》,時不利兮騅不逝;參加會議別人照相,就你不去。”
萬毅聽后一臉疑惑,說:“我是喜歡唱京劇,但是恰恰不會唱《霸王別姬》。那次朱瑞同志給大家照相,并不是會議的一個項目,不光我沒有參加,有點的同志也沒參加。這些問題我無需過多解釋,最后會查明的。”
四野首長聽了萬毅的解釋,問他:“我還是問你,如果你不想去松江軍區,可以去齊齊哈爾步兵學校當校長。”
萬毅聽后道:“我就不說了……”
離開總部后,萬毅覺得應該找一個同志居中說和一下,向野司首長說明一下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梁必業,把所謂唱京劇和不照相的事情向他解釋了一番。梁必業向野司首長做了解釋,并為萬毅做了擔保。
經過再三思考,野司決定,萬毅不必調任松江軍區或者步兵學校,仍留在1縱,擔任政委。野司首長說:“你當政委,可以不管政治,主要是學習打仗。”就這樣,這場職務調動的風波最終平息了。
只有了解了萬毅將軍的生平履歷,才能明白他性格中的那份驕傲。
萬毅1907年出生于東北,18歲進入東北軍教導隊學習,畢業后擔任張學良少尉副官。一年后又進東北講武堂,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后直接當團副,后又任張學良衛隊少校營長。
九一八后,他隨部隊撤入關內,1935年到陜甘地區參加對紅軍的作戰,期間結識被派到東北軍進行統戰工作的劉瀾波,開始傾向革命。1936年,萬毅成為當時東北軍最年輕的團長,當時他只有29歲。
1938年,萬毅被吸收為特別黨員。他率部在山東對日作戰期間,和東北軍親蔣派發生沖突,并反對軍長繆徵流與日軍勾結的叛國行為,將繆徵流驅逐,此舉激怒了國民黨。同時,萬毅的親共立場在當時也是出了名的,他曾掌摑國民黨政訓員。如此種種,導致萬毅被捕入獄。
1942年8月,在蔣介石密令處決的前夕,萬毅從監禁地逃出,進入山東根據地,被任命為起義部隊“東北挺進軍”代理師長。這支部隊后來被改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萬毅擔任濱海軍區副司令員。
1945年七大上,毛主席提出應該選舉東北干部進入中央委員會,萬毅當選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七大候補委員的含金量有多高呢?當時一起入選的還有:粟裕、黃克誠、譚政、程子華、王稼祥、廖承志、黎玉……
抗戰勝利后,萬毅被任命為東北局委員、東北挺進縱隊司令員,從山東率先進入東北,在冰天雪地中轉戰于白山黑水之間,將部隊從最初的3500人迅速發展到14000多人。
1946年,他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1縱司令員,也就是后來的東野一縱,后來的38軍萬歲軍。
卸任司令員擔任政委后,萬毅和李天佑開始合作,他晚年回憶說,自己確實認真地向李天佑學習了打仗,當然也有爭論,甚至爭論得很激烈,但從沒有影響過團結。不久后,兩人就指揮1縱解放了四平。他稱李天佑善于指揮,作風堅決,是紅軍中優秀的指揮員之一。
四平解放后,東野從6個縱隊擴大到了12個縱隊,部隊翻了一番。部隊擴編后,萬毅調任新成立的第5縱隊司令員,再次成為一線部隊軍事主官。5縱后來被改編為解放軍42軍,萬毅為首任軍長。1955年,萬毅獲得開國中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