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隋唐時期的“好漢排行榜”,如同江湖上的武力榜單,秦瓊、尉遲恭、李元霸這些名字盡在其中。
不過,猛將薛仁貴,并不在里面,他三箭定天山,殺得敵軍接連后退,論戰績絲毫不含糊。
如果薛仁貴跟隋唐十八條好漢排在一起,武力能跟誰不相上下?
隱忍立功
眾所周知,進入軍營后,薛仁貴意外得到了五件寶貝,分別是震天弓、穿云箭、白龍馬、水火袍、無字天書。
再加上他原本就有的白虎鞭和盤龍戟,薛仁貴已經擁有了七件寶貝。
他興奮不已,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迎來巨大的轉變。
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大展拳腳,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了。不料,元帥張士貴對他心存芥蒂,處處打壓他。
盡管薛仁貴每次作戰都沖鋒在前,勇敢無畏,立下了無數戰功。
但張士貴卻將這些功勞都歸在了別人頭上,還對薛仁貴百般刁難。
張士貴盡量不讓他上戰場,命令他留在伙夫營,做一些瑣碎的事情。他覺得這樣安排,能剝奪薛仁貴殺敵立功的機會。
有一次,敵軍突然來襲擊,唐軍營地陷入了危機之中。
薛仁貴心急如焚,不顧張士貴的阻攔,穿上銀盔素甲,跨上白龍馬,手持盤龍戟,沖向了敵軍。
他在敵軍中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盤龍戟在他手中揮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敵軍無力招架。
薛仁貴作戰勇猛,成功地擊退了敵軍,幫唐軍解除了危機。士兵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稱贊他是當之無愧的蓋世英雄。
然而,張士貴卻對此視而不見。
他不但沒有獎賞薛仁貴,反而指責他不服從命令,擅自行動,要對他進行嚴厲懲罰。
對于張士貴的決定,薛仁貴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
他質問張士貴:“我立下了很多戰功,你卻如此對待我,這是什么道理?”
張士貴反駁道:“你不過是一名火頭軍,能有什么戰功?那些都是別人立的,你不要在這里冒領功勞?!?/p>
薛仁貴氣得渾身顫抖,但根本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薛仁貴依舊任勞任怨地工作著。
他每次作戰都全力以赴,不畏強敵,為唐軍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在征戰高句麗的時候,他鞭打蓋蘇文,讓敵軍聞風喪膽。另外,三箭定天山,更是讓他名震四方。
“沉冤得雪”
盡管薛仁貴取得了如此多的戰功,但張士貴依然對他進行打壓和雪藏。
他故意不向朝廷匯報薛仁貴的戰功,還到處散布謠言,說薛仁貴驕傲自大,不服從命令,并不適合在軍中任職。
這些謠言讓薛仁貴的名聲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他卻沒有放棄。
在他心中,始終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得到公正的對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薛仁貴的冤屈,終于引起了程咬金、尉遲恭等重臣的注意。
經過一番了解,他們知道薛仁貴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不忍心看他被張士貴這樣打壓下去。
慢慢地,他們開始私下調查薛仁貴的事情,收集證據,隨時準備揭開事實的真相。
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唐軍被敵軍重重圍困,情況十分危急。
薛仁貴再次挺身而出,帶領著一支精銳部隊,毫無顧忌地沖向了敵軍。
在他的帶領下,唐軍逐漸扭轉了戰局,最終成功地擊退了敵軍。
然而,就在戰斗結束后,張士貴再次將薛仁貴的戰功,記在了別人頭上。
更不可思議的是,張士貴竟然還對薛仁貴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這一次,程咬金和尉遲恭再也忍不住了。
他們站了出來,當著眾人的面揭露了張士貴的陰謀。
程咬金氣憤地說:“張士貴,你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多次打壓薛仁貴,將他的戰功歸在別人身上,這是何道理?”
尉遲恭接著說:“今天,我們要將事情的真相公之于眾,讓大家看看你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尉遲恭認為,薛仁貴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他為國家立下了無數戰功,卻遭到了張士貴的冷落與打壓,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朝廷應該給他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讓他得到應有的獎賞。
張士貴看到事情敗露,心中十分慌張,但依舊嘴硬,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程咬金和尉遲恭見狀,便將他們收集到的證據一一展示出來,讓張士貴無話可說,其中便有張士貴篡改過的軍功簿以及打壓薛仁貴的相關信件。在鐵證面前,張士貴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知道此事后,十分憤怒。他下令將張士貴革職查辦,并親自召見了薛仁貴。
李世民看著眼前這位身著白袍的將領,心中十分欣賞。
李世民說:“薛仁貴,你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卻遭人打壓,實在是委屈你了。從今天起,朕要好好獎勵你,讓你獲得應有的榮譽……”
武力值對比
薛仁貴連忙跪下,說道:“陛下,臣能為國家征戰是我的榮幸。臣不在乎那些獎勵,只希望可以繼續為國家做出貢獻?!?/p>
此言一出,李世民更加欣賞薛仁貴的為人。他封薛仁貴為“平遼王”,并賜給他許多金銀財寶和良田府邸。
薛仁貴終于得到了公正的對待,逐漸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薛仁貴揚名天下后,人們開始將他與隋唐時期的十八條好漢進行對比,試圖知道他的武力大概相當于誰的水平。
其實要分析一個人的武力,最重要的就是看他的戰績。
薛仁貴最有名的戰績就是,和蓋蘇文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最后使用白虎鞭打傷了蓋蘇文。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薛仁貴和蓋蘇文基本上屬于同一個水平。
那么蓋蘇文的武藝究竟如何呢?通過他跟秦懷玉和羅通的交戰,就能看出端倪。
當時秦懷玉單槍匹馬沖出重圍后,在北門遇到了蓋蘇文。
此時秦懷玉已經體力不支,但仍然和蓋蘇文打了十幾個回合,最后敗下陣來。
緊接著,羅通與蓋蘇文激戰。沒經過多少回合,羅通就殺得蓋蘇文手忙腳亂。
蓋蘇文自知不是羅通的對手,便選擇騎馬逃走。
兩人的交戰,說明蓋蘇文的武藝水平遠不及羅通。
羅通學會了他父親羅成十之七八的本領,肯定到不了羅成的水平。
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羅通大概相當于第九條好漢魏文通的水平。
既然羅通相當于魏文通的水平,那么薛仁貴又相當于誰的水平呢?
有人認為薛仁貴大概相當于第十一條好漢新文禮的水平,但這其實是高抬他了。
想當初,在虹霓關大戰中,新文禮一人挑戰瓦崗寨眾將,毫不畏懼,越戰越勇。
而在征東之戰中,蓋蘇文也曾經挑戰過唐營眾將,結果卻被眾將逼得難以招架。
大戰新文禮的瓦崗眾將,跟大戰蓋蘇文的唐營眾將基本上是同一幫人,只是人員有些變動且年齡不同。
這說明新文禮的本領絕對在蓋蘇文之上,而且還不是高一點。
新文禮再往下是秦用、左天成、來護兒、梁師泰、秦瓊、尉遲恭、單雄信。
而在征東之戰中,尉遲恭曾親口說過,要論真打實戰,他并不害怕蓋蘇文。
從尉遲恭的話中可知,蓋蘇文的真實本領其實并不太強,但想必也強不了太多,大概跟壯年的尉遲恭在一個水平。
也就是說,薛仁貴大致與壯年的尉遲恭是一個水平。
綜上所述,要是對比隋唐十八條好漢的話,薛仁貴大概相當于壯年尉遲恭的水平,也算是武力值靠前的猛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