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和我國黑龍江省接壤的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以2018年的數據來看總人數為16.2萬,但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猶太人只占了4.2%,整整比俄羅斯人少了79%。
那么,為何以“猶太人”命名的行政單位,猶太人的人數反而只有幾千呢?
猶太自治州原本是中國的
原本這個地區主權是屬于我國的,俄國卻心生覬覦之心,于是在17世紀和清朝打了好幾仗之后,最終以后者的勝利告終。具體來說是在1689年,雙方通過“尼布楚條約”再次確定了此地歸屬方,總之在這時候明確規定是清朝的。
但俄國依舊對這個地區十分垂涎,于是回去養精蓄銳后在19世紀再次入侵此地,而清政府也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壓力無奈割讓了這塊領土。
雙方在1858年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我國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就此被俄國強行侵占,而如今的猶太自治州轄區就在這個范圍內。
接下來,爆發了十月革命,這個地方最后被遠東共和國接管。到了20世紀20年代,斯大林出于兩個目的開始實施大規模移民政策。
其一:不想此地與我國清朝歷史上再扯上關系。為了杜絕后患,他打算在這兒填滿自己人。說白了,就是擔心這里人少,一不小心就被我們收復回去。
其二:太多猶太人需要安置。猶太人的狡猾如狐、聰明絕頂的個性大家都清楚,為了防止被偷襲,斯大林就打算將他們趕到這兒。這樣一來,這群人一是生意做不起來,那就沒有錢搞事;二是給自己制造好名聲;三是萬一我國非要收復失土,這群人也可以當馬前卒。
只能說,站在斯大林的角度這樣想絕對是正確的,但作為當事人的猶太人并不喜歡這個地方,他們想去克里米亞定居。他們這個理想之地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只要大家勤勞耕墾,人肯定餓不死的,最重要的是有商機。
但這些人怎么想不重要,蘇聯統治者怎么想才重要,于是在1928年,阿穆爾沿岸地帶成了猶太民族的行政區。于是猶太自治州就應運而生,一下子成了遠東開發的試驗區。
蘇聯這邊在1930年通過一個組建比羅比詹民族區的決議,到了1932年這個工程圓滿完成,于是猶太人第一個住址名字誕生了,那就是比羅比詹工人新村。到了1934年,該地區直接升級成猶太自治州。
后來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又不想讓它像其他4個自治州一樣升級成共和國,于是它的規格就被釘死在猶太自治州上!
2大因素,導致猶太人只有幾千
至于為什么這個地方人口只剩下幾千,復盤猶太人口變遷歷史,主要就2個原因!
第一:俄國統治者因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事件,有了反猶情緒和反猶政策,這就導致俄羅斯人也有這種情緒和針對性暴行。所有俄羅斯人都本能地歧視猶太人,因此在該州生活的猶太人受不了自然就跑了。
第二:很多猶太人都有絕佳的經商頭腦,要他們乖乖去種地,大部分人接受不了這個落差,于是響應移民政策的人并不多。而且就算政府有激勵政策,但該地區偏遠而且自然條件還差,這一點也是他們不愿意過去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1928年至1934年,還是有20000多猶太人過去的,但六成左右的人因歧視、生活條件差等原因紛紛離開。
總的來說,猶太人從始至終就沒被沙俄、蘇聯以及俄羅斯真正接納過,所以猶太自治州自然也就成了一具僅存有少量猶太人的空殼!
參考資料:
1:百科——猶太自治州
2:地球知識局——猶太人,逃離俄羅斯猶太自治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