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的東北平原,氣溫持續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國民黨軍隊集中了58萬兵力,控制著長春、四平等主要城市,進行“南攻北守”的計劃,打算一點點吃掉在南滿的根據地。為了反制敵這一計劃,東北民主聯軍調動73萬兵力,在1947年1月到3月間,連續三次向南渡過松花江,展開“三下江南”戰役。獨立第一師師長劉轉連,全程參加了這三次重要的軍事行動。
劉轉連1909年出生在湖南茶陵石陂村。1930年,21歲的他加入了當地的游擊隊,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紅軍隊伍里,他打仗勇敢,又善于運用戰術,逐漸嶄露頭角。1934年,他跟著紅六軍團參加長征,曾指揮部隊強渡水流很急的醴水,奔襲二百里奪取洞庭溪渡口,王震稱贊他是“開路先鋒”。
1936年,紅二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后組建了精銳的“模范師”,劉轉連被任命為首任師長。在一次遭遇戰中,他利用敵人爭搶物資造成的混亂,帶領部隊成功突圍,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對此給予了肯定:“你們打退了敵人,這是你們的光榮!”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劉轉連擔任了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團長,是八路軍整編時十五位主力團長之一。1938年在山西三井鎮的戰斗中,他組織敢死隊突襲了日軍的炮兵陣地,繳獲的山炮被賀龍高興地稱為“功臣炮”。1942年他升任359旅參謀長,協助旅長王震主持南泥灣墾荒工作,負責生產和分配,把荒山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有效解決了部隊的糧食困難。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央緊急調整了戰略部署。正在南下途中的劉轉連突然接到命令,帶領部隊轉向東北進軍。部隊從河南出發,徒步穿越河北、熱河,在沒有火車的情況下連續走了兩個月,終于在當年11月到達沈陽。這支以原359旅為骨干的隊伍,剛整編好就投入到剿滅土匪的戰斗中。
東北的冬天冷得刺骨,深山老林里的積雪能沒過膝蓋。劉轉連帶著部隊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里清剿土匪,連續拔掉了珠河等好幾個土匪窩。1946年初,他配合兄弟部隊抓住了謝文東等被稱為“四大旗桿”的匪首,穩定了合江地區的局面。
同年4月,他的部隊參加了攻打哈爾濱的戰斗。哈爾濱是北滿最重要的城市,解放這里切斷了國民黨軍隊南北之間的聯系,他的部隊最先攻入城區。戰斗結束后,劉轉連被任命為合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第二年1月,他又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一師師長。
1947年1月,第一次下江南戰役開始。劉轉連帶領獨立一師快速奔襲德惠縣城,他親自帶著突擊隊沖開了敵人的防線,給后面的大部隊全殲守敵創造了條件。林彪在戰報上批示:“獨一師打出了老部隊的骨氣!”兩個月后第二次下江南戰役中,他再次指揮部隊成功完成了穿插任務,作戰風格以果斷快速出名。
1947年3月9日天快亮的時候,第三次下江南戰役到了重要關頭。劉轉連正帶著全師向德惠快速行軍,突然接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緊急電報:敵人的第87師正趕去增援靠山屯,命令獨立一師馬上轉向葦子溝,攔住這股援兵。情況非常緊急,他立刻下令全師調頭,后衛變前鋒,自己帶著一個營輕裝快速前進。這時氣溫一下子降到零下二十度,官兵們在深及膝蓋的積雪中艱難行軍。
1947年3月9日,第三次下江南戰役進入關鍵階段。劉轉連帶著獨立一師正趕往德惠,突然接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緊急電報:敵人第87師正趕往靠山屯增援,命令他立刻轉向葦子溝攔截。軍情緊急,他馬上命令全師調頭,親自帶一個營輕裝快速前進。當晚氣溫降到零下二十度,先頭部隊在天剛亮時到達陣地,正好和敵人第87師的大部隊碰上。官兵趴在雪地里頑強阻擊,打退了敵人三次沖鋒。
可后面的主力部隊因為有些干部忙著停下來生火做飯,耽誤了行軍速度,沒能及時趕到。眼看著敵人的援軍趁著天黑改變了路線跑掉,劉轉連一拳砸在凍硬的地上:“煮飯耽誤了戰機啊!”戰報送到四野指揮部,司令員非常生氣:“一個師攔不住敵人一個師?這個師長該槍斃!”處分很快下達:劉轉連被降職為獨立三師副師長。很多老兵想不通,先頭營子彈打光了還抓了一千多俘虜,部隊日夜不停地跑了一百多里路,沒打好仗的原因實在不能全怪指揮。
1948年秋天,遼沈戰役開始了。劉轉連這時已經重新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29師師長,奉命堅守黑山防線,阻擊廖耀湘兵團向西推進。敵人集中了五個師的兵力,在大炮和飛機掩護下輪番猛攻。炮火把地面的工事都炸平了,85團的戰士們跳出戰壕和敵人拼刺刀;86團子彈打光了,戰士們掄起鐵鎬迎戰。陣地來回爭奪了七次,官兵們用身體堵住缺口。
血戰到第三天,29師仍然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防線上。敵人丟下遍地尸體也沒能前進一步,為兄弟部隊全殲廖耀湘兵團贏得了寶貴時間。戰役結束后,十縱隊司令員梁興初拍著劉轉連的肩膀說:“黑山骨頭,名不虛傳!”這一仗讓29師贏得了“黑山阻擊戰英雄師”的威名,也成了劉轉連軍事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遼沈戰役的硝煙還沒散盡,劉轉連又帶著部隊入關參加平津戰役。這時他已改任第47軍140師師長,任務是突破天津外圍的金鐘河鐵橋。守敵依靠鋼筋混凝土橋頭堡組成了交叉火力網,我軍三次突擊都沒有成功。
劉轉連親自到前沿觀察,發現敵人火力點的分布規律后,命令集中全師大炮進行壓制射擊。當炮火覆蓋河對岸的瞬間,他揮動紅旗發出沖鋒信號。突擊隊趁機躍過結冰的河面,頂著殘余火力點向前猛沖。戰士們看到他們的師長站在槍林彈雨中指揮,吶喊聲震動了冰封的河面。這場戰斗打開了天津東北方向的大門,為后續的總攻撕開了關鍵突破口。
1949年4月,劉轉連帶領140師跟著四野主力南下。部隊經過河南、湖北直插湘西,在溆浦地區消滅了國民黨殘余部隊暫編第九師后,駐防黔陽進行休整。當時南方正是酷暑,很多官兵水土不服。他組織大家搭建簡易營房,親自檢查伙食衛生,推行“午休兩小時”的規定,使部隊非戰斗減員大大減少。
同年10月,劉轉連升任第48軍副軍長并兼任贛西南軍區司令員。面對新解放區的土匪問題,他采取“軍事清剿和發動群眾相結合”的做法,三個月內肅清了井岡山周邊的十多股土匪,保障了土地改革順利進行。1951年他調到第41軍當軍長,駐守潮汕防線,期間主持修建了坑道工事體系,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小股部隊的騷擾。
1955年9月27日,北京將星閃耀。總理親手為劉轉連佩戴上中將軍銜肩章,并頒發了三枚一級勛章。在場的人了解到這位沉穩的將軍曾在葦子溝被嚴厲批評,又帶出了在遼沈戰役中死守黑山、威名遠揚的英雄師,都感到欽佩:真金不怕火煉,百戰才能成將星。
后來,劉轉連擔任過旅大警備區司令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他堅持每年到基層連隊去了解情況,特別關心高寒地區的邊防建設,他提出的“坑道保暖通風方案”被推廣到整個北部邊疆。
1982年他主動要求退居二線,在移交工作的筆記中寫道:“當兵的要想到戰場的寒冷,當將的要惦記士兵的冷暖。” 這句話后來被刻在了他家鄉湖南茶陵將軍紀念園的石碑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