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餓了,千萬不要盲目吃東西,否則血糖會飆升,影響治療效果。其實,身體告訴你的“餓”有3種:生理性餓、低血糖性餓、心理性餓。了解清楚是哪一種,才能科學應對,既保證飽腹,又能控制血糖。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糖尿病專家方志輝主任來一起了解下。
01
不同“餓”類型,吃法大不同
1.真性饑餓:身體真正缺能量
這是因為胰島素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抵抗,血糖沒法變成細胞的能量源。身體覺得沒能量,就會發出饑餓信號。這種饑餓會持續不斷,而且越餓越想吃大量的飯。
表現特點:一天可能吃5-6頓飯,吃很多還是覺得不飽,主食和副食都比正常人量大很多,常伴有疲憊、精神差
2.低血糖性饑餓:血糖一低,馬上喊餓
血糖太低時,腦部能量嚴重不足,身體會發出“趕緊吃”的信號。常伴有頭暈、心慌、出冷汗,有點像“急救”狀態。
表現特點:突然感到很餓、特別想吃甜食或者高熱量的東西,伴隨頭暈、心慌,出汗冷顫,一喝含糖的東西,比如糖塊或果汁,血糖就能很快恢復。
3.享樂性饑餓:心理作用
這和身體真正的需要沒關系,而是精神上“被刺激”了。壓力大、焦慮、看到美食廣告、睡眠不好,都會讓你覺得“特別想吃”。
表現特點:不是真的餓,而是想吃甜的、油炸或者高熱量食品吃完后常有罪惡感,覺得控制不了自己
02
不同“餓”的狀態,吃對才管用
1.生理性饑餓,吃得飽還血糖穩
這是正常的餓,吃得科學點,就能滿足同時控制血糖。
多吃高纖維蔬菜:黃瓜、番茄、芹菜,纖維多,糖分吸收慢,吃低升糖水果:蘋果、柚子能增加飽腹感,又不讓血糖飆升,蛋白質攝入:水煮蛋、無糖酸奶,消化慢,能長時間提供能量。避免早餐吃白面包、白米飯或高糖零食,這會讓血糖劇烈波動。
2.低血糖時,快速提升血糖
如果血糖低于3.9毫摩爾/升,必須馬上補充糖。
應急方案:3-4塊方糖或喝150-200毫升的含糖飲料,吃點巧克力(少糖)或糖果,有脂肪還能緩沖血糖波動,治好血糖后,半小時后吃點蛋白質,比如牛奶或堅果,穩定血糖。
3.享樂性饑餓,轉用替代方法
不是真的餓,卻特別想吃東西,這時候要用“非食物”的辦法。
應對策略:喝氣泡水或嚼無糖口香糖,吃點魔芋制品、無糖烘烤鷹嘴豆或堅果(高蛋白、低升糖),記錄自己“想吃”的原因,15分鐘后再決定是否吃,避免沖動。
03
常備低升糖食品
除了應對不同“餓”的狀態,還要掌握一些“低升糖”好物:
全谷物:燕麥片,含β-葡聚糖,排空慢,不會血糖飆升
豆類:鷹嘴豆、綠豆,抗性淀粉,緩慢吸收,不容易升高血糖
乳制品:無糖酸奶、奶酪,蛋白豐富,促進胰島素分泌,控制血糖
葉菜:菠菜、生菜等,纖維多,抑制食欲,又能補充營養
04
如何科學控制血糖,方志輝主任有以下建議
血糖波動控制:保持餐后血糖變動在每次不超過2.5mmol/L范圍內。
飲食習慣改變:優先吃低升糖食物,餐前20-30分鐘吃點水果或堅果,減緩餐后血糖升高。
營養均衡:合理配比蛋白、脂肪和碳水,避免單純依賴高糖高脂食品。
行為調整: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吃飯前喝水或嚼口香糖轉移注意力
日常血糖控制:餐后血糖波動不要超過2.5mmol/L,空腹血糖保持在4-7之間。
身體指標:BMI保持在22-24之間,腰圍要小于90厘米(男)和85厘米(女),健康減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