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叱咤商界的風云人物馬云,常被拍到在不同的國家、地區悠閑的散步。
他曾無數次被網友和媒體偶遇,在紐約街頭、在巴塞街頭、在西班牙海邊,身邊不帶保鏢,自己一個人舉止低調的、悠然的漫步。
其實不止馬云,有研究和數據證明:多數行業的大佬,都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喜歡散步。
比如美國著名動畫皮克斯創始人賈伯斯,和皮克斯的財務長李維,兩個人都非常喜歡散步;
他們兩個常聚在一起邊走路,邊聊天,從公事聊到私事。
他們走路時間常以小時為計,據說他們的很多決策都是在散步的過程中做出的。
美國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管也有散步的習慣,尤其是在參加重要會議之前,他們通常會去戶外走走。
不僅是現代的大佬,很多古時和近代的各個領域的杰出者也酷愛走路;
比如亞里士多德、貝多芬等等,他們的很多觀點和作品也是在期間構思出來的。
針對這一現象,美國心理學教授貝爾曼得出一個結論:在大自然或戶外走路,能夠讓人注意力更集中,大腦更聰明。
演化心理學之越走越聰明
從人體大腦演化的角度來看,“走路”是人類從古至今的生存法則,多多走路能讓人更聰明、更有創造力。
澳大利亞兒童早期教育專家瑪格麗特·薩瑟在《越動越聰明》一書中提到:
在長久的發展中,人類沒有演化出像鯨魚一般龐大的身軀、沒有老虎豹子一般鋒利的牙齒,更沒有烏龜一般長久的生命力。
但是人類卻能獨立高級的掌握自然界的動植物,是自然界的最強大腦和“最公共的掠食者”,得益于人類從肢體到大腦的“動”。
美國哥倫比亞神經學家羅多夫·伊納斯認為:動物腦部的發展,最開始不是為了思考,而是為了移動。
為了避開危險,就要移動到環境更好的地方去,而在移動的過程中更利于思考,并做出明智的決策。
對于這個觀點我深以為然,在遠古時期,人們生產資料和食物極度缺乏,他們常常以住的地方為半徑,去周邊搜尋食物。
但是在將周邊的食物和資源消耗后,人們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和資源。
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怎么回家?”
要知道走的遠了,有些人固然有了食物卻迷路了;而有的人不但找到食物滿足自己,還能將食物原路帶回家。
無論是覓食,還是記憶回家的路,都是在走路中完成的。
羅多夫教授還提出,其實人類在狩獵的時候,不是將獵物打死的,而是將它們累死的。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要跑的過、跟得上獵物,然后和它們比耐力,才能獵殺它們。
綜上兩點來看,在移動的過程中,人們具備了兩種能力:一種是耐力,一種是記憶力。為了更好的生存,基因將這兩種力量保留發展了下來。
從腦神經學來看,走路能夠增加大腦內啡肽,讓人情緒高漲,耐力更持久。
還是回到羅多夫教授狩獵的例子中,其實人類在狩獵的過程不是單靠體力取勝,尤其是在體型大于自己的動物面前,人的體力不值得一提。
最后取勝,是因人們會在追逐中動用智慧,比如一群人共同合作捕獲獵物。
人們會分工,跟蹤獵物,并且預測它們的行為,然后使用抓捕工具等獲得獵物。
而移動演化到高度文明現代,則成了強大的走路能力。
越善于走路的人,在聽力、視力、嗅覺、味覺、觸覺、記憶力、規劃力、目的性發展的更加精進,人也更加聰明。
人類生物性之越走越聰明
“移動”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核心,走路讓人越來越聰明。
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皮克斯財務長李維是這樣談散步的:
他說散步時感覺筋骨放松,呼吸著戶外的新鮮空氣,走著走著會停下來吃塊披薩,感覺很棒。
最近讀到一項關于大腦心理的報告,其中指出:全球約有10%的失智癥患者,之前曾有久坐不動的生活形態。
也就是說,人們不動、少走路,不但不利于健康,也能讓人認知和情緒方面發生退化。
斯坦福大學有研究證實,人們在散步中和走路后,創意思考測試要比原地不動的人好很多。
因為大腿是人類的第二心臟,走路的時候雙腳的壓力會配合心臟的頻率把更多的血液傳遞到大腦。
大腦血量充足了,人的思考能力就提升,思考一件事所用的時間也就變少。
此外走路時大腦處于放松狀態,大腦中那些原來的觀念想法就不會完全左右你,人們更容易換個角度去想問題。
美國《紐約客》雜志科學作家賈巴認為,運動可以提升人的專注力;
養成走路的習慣后,可以促進大腦細胞的生長,延緩老化速度,讓人更聰明,思考力更厲害。
如果想要更聰明,請從“走路”開始吧
如果你想要更聰明,又想減少和預防失智癥的發生概率,不妨從現在開始動起來吧。
畢竟走路是一項老少咸宜,付出成本又很低的運動。
不過走路也是有講究的,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養成良好的走路習慣也至關重要。
此外走路的姿勢和習慣,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和氣質。
比如走路的時候盡量做到腰部直立、小腹收緊,這樣不但減輕了腰部的承受力,保護膝蓋,還能讓人的整體線條更加流暢好看。
還有走路的時候動作不要過大,手部配合身體自然擺動,肩部到頸椎的位置自然放松。
很自然的用大腿帶動小腿走路,腳步保持一條直線,避免內八和外八的形成,養成良好的體態。
再者散步時最好選擇去戶外有樹木草地的地方,一邊走路一邊刻意配合有節奏的呼吸,這樣可以讓更多的氧氣進入大腦,人的精力也會更好。
-The End - 作者-木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