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局發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的平均預期年齡已經突破80歲;
在被統計的女性中,不乏那些特別長壽甚至年齡超過90歲的老太太,當然更有大量的,只有50多歲卻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中年女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女人長壽與否的關鍵點,就在于50歲,一個女人想活到90歲,基本上在50歲的時候,就不再做這3件事了。
一、停止消耗
人一輩子就幾十年,而可以被稱為“年輕人”的階段也不過二十幾年,剩下的時間就是中老年了。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工作”是要貫穿一生的事情。
說到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你二十歲、三十歲甚至四十歲的時候都可以“肆意妄為”地工作,畢竟吃得消??晌迨畾q之后呢?
你的中老年階段也許會比發育期和年輕期加一起還要多;
這時候如果還用逐漸疲憊的身驅去承擔少年、青年時的工作量,甚至比那更多,這是對身體健康的摧殘。
我父親的身體一直都不好,我跟各位朋友聊過。
有一次我就問他:
“你年輕的時候很健康嗎?你怎么這幾年真的多病???”
父親回答我:
“我年輕那時候根本不知道健康是什么,當時壓根就沒得過什么病,以至于現在我對健康都沒什么概念了。你要是讓我現在回想,我根本不相信五十歲出頭的我會這樣。”
我又問:
“那你這些毛病都哪來的?”
其實,我和父親都知道答案,就是身體太疲憊了。
再看母親,現在家務我來做,家里也開著店,她基本不用像以前那樣拼,站在十幾層樓外面給人擦玻璃了。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她的身體真就比父親好很多,看起來也比小老頭靈活多了。
這也堅定了我要跟各位交流關于“中年消耗”的想法。
真到了50歲的時候,能不過分地消耗體力就不要消耗了。否則你賺的那些錢最后也得成了醫藥費。
二、停止干預
我覺得沒有哪位合格的母親不操心自己的兒女;
我媽咪今天還說我是豬,那我是豬就是豬,也是媽咪養的可愛豬……
雖然我很享受身邊有母親嘮叨,至少她現在還有力氣跟在我身后“指責”我。
不過我還是要和各位女性講,到了50歲之后,可以試著停止干預老人、丈夫和兒女的個人生活。
我曾在2023年北京大學的一項對中國家庭的“跟蹤調查”的報告中突然體悟到這樣一句話:“操心的代價是沉重的?!?/p>
你或許不知道,近七成的中國家庭存在程度不同的“代際關系緊張”問題。
核心就在于父母對成年子女生活的過度介入,尤其是母親,在這方面的焦慮會遠遠超過父親。
別的不說,各位的母親還是比父親更嘮叨吧?其實母親的每次嘮叨,都是她們焦慮的一種表現。
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情況,母親長期持續在緊張狀態里,會導致她們處于慢性的心理應激中。
“心理應激”乍一聽好像是心理問題,可“心理”不就是“大腦”嗎?
心理出現問題就是大腦出現問題,大腦出現問題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你們身邊有沒有高血壓患者?
只要受到驚嚇、過度緊張、陷入焦慮,他們的血壓會立刻出現問題,速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象。
這也是心理問題最后會將后果具象化在身體健康上的實例。
建議大家,尤其是中年女性少操心,焦慮會讓人“短命”。
三、停止內耗
雖然社會提倡給男女相同的挑戰,也愿意看到女強人的誕生,但心理學上,我們仍然比較關懷男女之間極大的心理差別。
女性就是更容易被情感支配,也在情緒上更加敏感。這就會導致女性更容易陷入“內耗”。
我們總說內耗,內耗到底是什么?
很簡單的概括是,反復咀嚼委屈、過度擔憂未來、陷入人際猜疑、苛求自我完美。
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內耗是威脅健康最大的“殺手”。
這位殺手你甚至無法察覺到它已經動手了,哪怕你察覺到,也很難擺脫它的“追殺”。
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Aging》專門發表過一篇研究;
經過長期跟蹤研究和大量樣本支持下,研究者發現長期處于高壓力、高負面情緒狀態的人,其生理衰老速度比心態平和者顯著加快。
這一影響甚至已經左右了染色體端粒磨損的速度。
端粒都知道吧?人的衰老可能就是由于端粒變短。
女性本身就容易內耗,真到了中老年的時候,就不要焦慮那些本不存在或者尚未發生的事情,更不要糾結于過去。
當下的就是最好的,活得開心過得灑脫能讓女人更長壽。
同樣的道理對男性也一樣,希望各位都能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