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完成
南安市爐山小學新綜合樓
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樂峰鎮的爐山小學,只見一棟身穿綠網的建筑拔地而起,幾十名工人正在砌筑外墻。
校長潘燦陽告訴記者,爐山小學的前身是創辦于1930年的完齋小學,1973年遷至現址并更名。作為樂峰鎮重要的基礎教育陣地,學校近年來承擔了湖內村、福山村、飛云村等周邊村莊大量學子的教育任務,有效緩解了中心小學的招生壓力。隨著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和班級數量增加,原有教室和功能室嚴重不足,制約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據悉,新建的這座綜合樓總投資1217.6萬元,總建筑面積3230.45平方米,采用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的現代化設計。這座集教學、辦公、教研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樓建成后,將徹底解決學校發展瓶頸,惠及全校師生。
據了解,該項目資金除上級補助的426萬元外,其他資金均需自籌解決。
“主體封頂只是項目建設初期的第一步。要實現2025年8月竣工的目標,離不開資金的保障。當前資金缺口可能導致工程延期,影響秋季學期投入使用。”項目建設負責人說。
面對資金困境,校方已啟動多渠道籌資方案,積極申報教育專項補助資金,對接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接海內外校友及僑親資源;開通線上線下捐贈通道,接受社會各界愛心捐助。
賢達捐資11萬元
助力良山小學改善校園環境
“嶄新的校門迎著朝陽,教室里的空調吹散暑氣。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都離不開社會賢達們的暖心支持。”近日,看著南安市良山小學煥然一新的校園環境,校長洪天助難掩感激之情。
洪天助向記者介紹,良山小學于2011年8月整體搬遷到原恩惠中學校區,校門于1988年建設,已經非常陳舊。“社會賢達洪中土、洪明輝、洪寶山得知情況后,立刻慷慨解囊,捐資11萬元,對小學大門、保安室、校門口圍墻等進行全面整修。”他表示,這不僅是對校園環境的升級改造,對教育事業的有力支持,更是彰顯愛心人士回饋家鄉的社會責任。
捐資改善良山小學校園環境,只是英都良山村社會賢達助力鄉村建設的縮影。昔日隱患重重的四板橋橋壩,如今已變身安全便捷的“連心橋”;道路新裝的凹凸鏡如同“電子眼”,守護著鄉村道路交通安全;溪沙美片區的道路上,新安裝的路燈點亮村民回家路……在良山村,一批社會賢達帶著赤子之心反哺家鄉,用真金白銀的投入和實打實的行動,為鄉村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讓教育更暖心、民生更舒心。
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良山村社會賢達累計捐資135萬元助力鄉村振興,從教育設施到交通民生,每一筆投入都精準對接鄉村需求。“看著村里一天比一天好,我們打心眼里高興!”參與捐資的洪永賢表示,如果家鄉有需要,他還會繼續捐資。
良山村黨委書記洪偉龍表示,未來,村里將持續深挖社會賢達資源,在產業發展、生態治理等領域深化合作,讓社會賢達的“鄉愁之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動能”。
記者: 黃俊濤 李想 賴香珠 | 編輯:傅少濱
通訊員:黃婉玲 柯琳琳
部分圖片來源:多彩良山
一審:尤逸群 | 二審:黃種成 | 三審:林培元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