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封言辭真摯的感謝信被寄到安溪法院執行局局長高清良的辦公桌上。不到一個月,高清良再次收到該被害人寄來的印有“明鏡高懸正曲直,執法為民解困苦”的錦旗。
是什么案件能讓被害人如此“雙倍”點贊?
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王某是一起詐騙案的被害人,與之一起的還有另外7名被害人,被騙款高達70多萬,2014年該案被告人蘇某甲、蘇某乙因詐騙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十年,并判處罰金及追繳違法所得。
2015年蘇某甲、蘇某乙詐騙一案進入執行程序,在窮盡執行措施后,仍未發現蘇某甲、蘇某乙有可供執行財產,該案件依法進入終結本次執行程序。隨后,安溪法院每年定期發起查控兩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但均無果。
在近期安溪法院開展的終本案件“回頭看”專項行動中,執行法官林亞虹發現被執行人已刑滿釋放,并查控到相關財產線索,最終將蘇某甲、蘇某乙的違法所得款項全部執行到位。
然而,錢到位了,人卻難覓——時隔多年,部分被害人聯系不上、賬戶有誤匯款失敗......案款發放陷入僵局。因此,對于多方查找仍無法聯系到被害人,執行法官依法將案款提請先行提存。
高清良局長在審批該案案款提存表時,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王某”映入眼簾。“我是這件刑事案件的審判長,我知道具體案情,王某應該在卷宗中留有電話。”
原來,2014年,時任審判長的高清良在辦公室接到王某的電話,說她因被詐騙她身體垮掉了,住院急需用錢,希望法官盡可能幫其追回被騙款。但經法官與被告人家屬多次聯系溝通,得知贓款已被揮霍一空,無力退賠。此事成為了高清良心中的一根刺,王某的名字也一直在高清良的腦海中。
“十二年了,她還好嗎?”為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高清良立馬調取當年刑事卷宗,逐頁查找,最終果然在一份詢問筆錄中找到王某的聯系方式。
您好,是王某嗎?我是安溪法院執行法官,您被詐騙的款項今天會發放到您賬戶上!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
突然傳來抑制不住的哽咽
至此,歷經十二載
131280元終于發放到王某手中
“總以為是石沉大海了,沒想到是法院、執行局的多少法官,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為我這80歲的白發人換來了快樂。”王某字跡顫抖卻力透紙背,“為你們點上一萬個、無數個大大的贊!”
在執行法官的努力下,剩余違法所得款也已陸續發放到其他7名被害人手中。
十二年的接力
跨越的是時間
不變的是執行堅定的決心
在執行路上
縱有山海之遙
亦終將到達
!聲明:轉載須注明來自“安溪法院”公眾號,且應保持標題和內容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歪曲、篡改或刪減標題及內容。
本期來源:執行局
本期編輯:融媒體工作室 唐巧云
■“法”芽遇茶香,“暑”學樂傳承
■喜報!安溪法院案例獲評泉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三等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