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多數人眼里,李琦就是個"不要命"的硬漢,煙酒不離手,活得瀟灑隨性。
可誰知道,當妻子含淚砸碎酒瓶,當兒子選擇反目成仇,這個曾經"硬核"的男人突然發現,自己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
到底是什么讓一個70歲的"老頑童"幡然醒悟?真正的"猛"又是什么?
作者:含
每天2包煙8兩酒,這個70歲老頭到底在證明什么?
每天2包煙,頓頓8兩酒,李琦用70年詮釋了什么叫"不要命"。
這哥們兒是真把身體當鐵打的了,250斤的身體光著膀子在小區晃悠,這畫面鄰居們都看傻眼了。
要說李琦的這些"嗜好",還得從北漂那些年說起,地下室又潮又冷,一個陜西漢子在北京舉目無親,只能靠煙酒來暖身子暖心。
那時候他已經拿了梅花獎,可在北京還是個nobody,跑龍套、接紅白喜事的活兒。
壓力大得喘不過氣,不喝點酒怎么扛得住?
成名后的李琦更是放飛自我,酒桌上能把幾個小伙子喝得東倒西歪,自己還能背臺詞。
他對酒的癡迷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口渴時不喝水,直接灌酒解渴。
"聞一下就知道酒的度數",李琦曾自豪地向人炫耀自己的這項"特異功能",他統計過,自己一生喝下的酒足有六千斤。
煙癮同樣驚人,即使醫生嚴令禁止,他也會偷偷溜到廁所猛抽幾口。
那時候李琦的口頭禪是:"八兩之前都不算喝酒"。
這話聽著霸氣,可身體開始罷工了,咳嗽、喘氣、走路都費勁,他還是不當回事。
李琦自己也承認:"煙酒就像身體的一部分。"
可他沒想到的是,這些"老朋友"正在一點點蠶食著他的健康,也在一點點撕裂著他的家庭。
從地下室熬到大明星,卻差點把命熬沒了
當健康亮起紅燈時,已經為時已晚。
在不為人知的時候,李琦已經因為喝酒住過ICU多次,每次都是家人提心吊膽。
那些年里,李琦的身體就像一臺拼命運轉的機器,直到零件開始罷工,他還舍不得停下來保養。
從釋放壓力的工具,煙酒變成了身體的枷鎖,李琦被牢牢鎖住了。
2018年的那次住院,是李琦離死神最近的一次。
他突然感覺四肢不聽使喚,剛進屋就倒地不起,家人嚇壞了,趕緊送醫院。
ICU里躺著的時候,他才明白什么叫"聰明反被聰明誤",身體在拼命吶喊:大哥,別折騰了!
可就算拿到病危通知書,李琦嘴上還是硬氣,總說等身體好一點再戒。
醫生苦口婆心地勸,家人朋友甚至網上的粉絲都替他著急,可這位老頑童就是不聽。
李琦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在遵醫囑吃藥治療的時候,他還是不忘喝酒吃肉。
根本割舍不了一點,也難怪會頻繁住院,這不是跟自己的命過不去嗎?
那時候的李琦,能自己騎車出門買菜都算好的,后來走路都需要人陪,連出席活動都得坐輪椅。
整個人看著萎靡了不少,可一到酒桌上就來精神了,大口吃肉和別人劃拳,那架勢中氣十足。
這就難為了家里人,天天擔驚受怕,妻子的心像走鋼絲一樣,每天都懸著。
同樣煙酒不離手,為什么楊少華94歲才走,李琦70歲就怕了?
說到煙酒不離手的老藝術家,就不得不提楊少華老爺子。
老爺子抽了一輩子煙,94歲才撒手人寰,最后還是因為肺衰竭離開的。
同樣是煙酒為伴,為什么楊少華能抽到94歲,李琦70歲就開始怕了?
有人說這是命,有人說這是運氣,其實關鍵在于醒悟的時間。
楊老爺子94歲還確保每天一包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沒有改變。
李琦不一樣,他在70歲的時候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點。
那就是家人的眼淚和絕望,妻子高麗含淚砸酒瓶的那一刻,李琦的心被狠狠撞了一下。
兒子為了讓他戒酒,甚至選擇了反目成仇,不再跟他說話。
妻子更是在他喝酒的時候砸酒瓶,那種絕望和憤怒,讓李琦突然有了"眾叛親離"的感覺。
這時候李琦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放縱給家人帶來了多大的痛苦。
看著家人們這樣,他開始反思,自己應該要為家人做一些改變。
楊少華老爺子雖然長壽,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煙酒的代價,肺衰竭帶走了這位相聲大師。
李琦看到了這個結局,也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來,他不想讓家人承受失去的痛苦。
早醒悟一天,就多活一天好日子,早改變一點,就少讓家人擔心一分。
這就是李琦和楊少華的不同選擇,一個選擇了改變,一個選擇了堅持到底。
從"不要命"到"珍惜命",李琦的醒悟來得太晚了嗎?
70歲才開始珍惜生命,是不是有點晚?
但比起一條路走到黑,能回頭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浪子回頭金不換。
李琦被妻子的眼淚和兒子的反目徹底喚醒了,他決定不再忍,要為家人做出改變。
從那以后,他開始努力戒煙斷酒,雖然家人很支持他,但都不抱太大希望。
畢竟這么多年的習慣,說改就改,誰都覺得懸。
可他們低估了李琦想要改變的心,自從出院后,李琦確實不再主動提及喝酒的事。
這個過程是非常難受的,不抽煙感覺抓耳撓腮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好。
妻子覺得他應該要找一些事做,轉移一下注意力,便和他一起練字。
還挨個給好友打電話,麻煩大家以后在李琦面前不要提及喝酒的事情。
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是發自內心想要讓他好,所以大家非常配合。
今年3月的時候,網上曝光了李琦、劉金山等人的聚餐照。
照片中大家打扮樸素,全都是家常菜,而非常讓大家關注的點則是桌上確實沒有酒。
可見,李琦的戒酒初見成效,直至今日都可以說是滴酒未沾。
現在的李琦,練字、晨練、做美食,生活不亦樂乎,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了許多。
臉上的笑容也多了,看來這次是"動真格"了,不過這樣也好。
如今70歲的李琦,胡子已經全白,但卻多了很多雅致。
在自家小院里研究烹飪,不時在社交平臺分享美食視頻,閑暇時練習書法。
與老友街頭擊鼓奏樂,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才是真正的"猛"。
李琦曾經說過:"總這么喝是要死人的。"
現在看來,他真的聽進去了自己的話,為了能夠有個好身體,多陪家人幾年。
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改變都不算晚。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結語
真正的"猛",不是拿命去拼酒,而是為了家人能夠放下酒杯,為了健康能夠戰勝自己。
李琦的改變,可能會讓更多"硬漢"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才是對家人最好的愛。
你身邊有這樣"不要命"的長輩嗎?你覺得怎樣才能勸動他們改變生活方式呢?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