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陳濟棠是粵系軍閥的代表人物。他在紅軍時期,曾長時間主政廣東,號稱南天王。
在我軍歷史上,有一段經歷特別神奇:就是紅軍長征的時候,輕松通過了陳濟棠設置的粵贛邊境的三道封鎖線,過境廣東非常順利。要知道,當時陳濟棠可是手握重兵的。
這件事,還得從他邀請白崇禧分析形勢說起。當時,局勢十分復雜,陳濟棠不知如何應對,便想到了白崇禧,希望他能給自己支支招。
白崇禧欣然應允。分析說,這次蔣介石調集了重兵,向紅軍發起第五次“圍剿”,力度是空前的,無論是武器還是兵力,包括沿途的工事都占據了絕對優勢。
同時,白崇禧還講,從他獲取的情報顯示:我軍內部也出現了毛澤東受排擠的問題,紅軍把最有反“圍剿”經驗的人調到了地方工作。現在的負責人是博古,完全不懂軍事,搞了個外國人李德幫助打仗決策,恐怕很難像前幾次那樣,把蔣介石打敗了。
因此,白崇禧做出了大膽預測,紅軍這一次很有可能戰略轉移,撤離蘇區了(也就是后來的長征)。而紅軍轉移會走哪條路線呢?白崇禧分析說,無非就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首先是往東,這是根本不可能了。因為,往東就是大海,紅軍不可能走自投大海這條路,他們戰略轉移就是要找生路,東山再起的,不可能讓自己走入絕境。所以,這個方向就不用考慮了。
往北呢,國民黨薛岳的部隊都虎視眈眈地等著紅軍來,而且都是精銳,應該說戰斗力是十分強的。白崇禧認為,紅軍再厲害,也不會選擇走這個方向硬碰硬的。
再就是往西了,那里是何健的地盤,無論是兵力也好,還是地形也罷,都是紅軍最理想的地方。因此,白崇禧判斷紅軍很可能往西走。可是,紅軍要往這里走,必然是要過粵贛這條防線的。因此,是大概率要進入廣東的。
這也正是陳濟棠最擔心,最不想要的了。他便請白崇禧給他支招。白崇禧強調說,誰都知道蔣介石的用意。他就是想把大軍布在北面,逼著紅軍往南走,進入陳濟棠的廣東。然后讓陳濟棠與紅軍拼殺,兩邊都消耗后,他漁人得利。
陳濟棠聽后連連點頭。他深知,紅軍進入廣東后,無論成與敗,蔣介石都將實現自己吞下廣東的意圖。紅軍贏了,他會以幫助陳濟棠為名,堂而皇之派兵進入廣東,從此就不走了。
如果他贏了,老蔣也會以他損失太重,以防止紅軍卷土從來為由,派他的部隊加強廣東防衛,最終也實現進駐廣東的目的。可是,應該怎么破這個局呢?
白崇禧對陳濟棠提出了建議,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與紅軍建立聯系,簽訂一個協議,做做樣子,虛張聲勢,假裝阻擊紅軍,實際不和紅軍接觸,讓他借道廣東直接往西邊走。這樣一來,紅軍也不會有損失,廣東也不會有損失。
陳濟棠心領神會,非常感謝白崇禧提醒的這條妙計,并迅速開始行動,最后真的與紅軍達成了默契,既保住了自己在廣東的地盤,更阻止了蔣介石染指廣東的意圖。
因此,陳濟棠后來在回憶這件事時,感慨地說:紅軍長征雖然是秘密進行的,但白崇禧卻預測到了,還給他提了建議,是白崇禧救了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