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記者 羅輯 北京報道
科創板“1+6”改革正在加速落地。
作為科創板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重啟后的首個上會案例,7月18日,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元生物”)IPO注冊生效。同日,同樣采用第五套標準的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芯生命”),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
與此同時,證監會官網顯示,備受市場關注的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也已開啟上市輔導。
一個月前的6月18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宣布,將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并且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7月13日起,上交所深化科創板改革配套業務規則正式實施。新上市未盈利企業自上市之日起進入科創板成長層。
一天之內一獲批一過會
7月18日,證監會官網披露,同意禾元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
同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禾元生物申報的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商品名:奧福民)上市,適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癥(≤30g/L)的治療。該品種的上市為相關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也是在7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北芯生命通過上市委會議。北芯生命同樣采用第五套標準,是繼禾元生物后的第二家按此標準上會的項目。此外,同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已開啟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
具體來看,禾元生物是一家生物醫藥企業,保薦機構是國泰海通。招股書顯示,禾元生物2022年到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39.97萬元、2426.41萬元、2521.61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44億元、-1.87億元、-1.51億元。
并且,根據招股書披露,禾元生物彼時藥物均處于研發階段,尚無獲批上市的藥品,尚未盈利。獲批上市是藥品商業化的起點,后續仍需經歷市場準入、教育及推廣等環節,方能在一定時間后實現成規模的藥品銷售收入。
而在禾元生物IPO同意注冊的公告披露當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禾元生物申報的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商品名:奧福民)上市。
同樣擬采用第五套標準的北芯生命,是一家專注于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其已獲批及在研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產品共有17個。但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獲批上市和產業化是一個周期長、風險高、投資大的過程,且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作為一家擬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醫療器械公司,北芯生命已上市產品尚處于商業化初期,且部分在研產品尚處于研發早期驗證階段,存在產品未來商業化不及預期、產品研發失敗等風險,進而可能對未來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招股書數據顯示,北芯生命在報告期內持續虧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36億元,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宇樹科技一個半月前更名
同在7月1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備受市場關注的宇樹科技已開啟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其輔導時間為2025年7月至9月。
根據輔導備案報告,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興興,其直接持有宇樹科技23.8216%股權,并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控制宇樹科技10.9414%股權,合計控制宇樹科技34.7630%股權。
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5月28日,宇樹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專業人士表示,股份制改造是一家公司IPO上市的前提條件,宇樹科技更名的動作,表明其IPO進程步入實操階段。
(編輯:夏欣 審核: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