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色字關注“兵紛女聲”
我國首批十萬畝級冬小麥測產獲重大突破
兵團百畝千畝萬畝十萬畝四級均創全國高產紀錄
破解西北干旱區糧食規模化穩產難題
7月17日下午,六師奇臺農場金黃的麥田間,30塊采樣條田的實收數據經反復核驗后,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廣才宣布:“十萬畝冬小麥平均畝產674.9公斤。”
這一結果較2025年全國小麥平均畝產高出275.7公斤,不僅創下我國十萬畝級連片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更標志著兵團在百畝、千畝、萬畝、十萬畝四級梯度均創下全國冬小麥單產紀錄,西北糧倉實現從“高產示范田”向“噸糧大田”的規模化跨越。
六師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創建驗收現場。來源:六師奇臺農場文體廣電旅游中心
7月14日至17日,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南科技大學、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等8家單位的測產組專家嚴格按照相關糧食高產創建測產辦法,在奇臺農場抽取30塊采樣條田、實收冬小麥總鮮重146.6萬公斤后確認:百畝方、千畝方、萬畝片、十萬畝片平均畝產分別達到849.8公斤、793.2公斤、754.1公斤、674.9公斤,均刷新全國紀錄,此次也是我國開展的首批十萬畝級冬小麥測產。
“高產紀錄背后是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線。”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畢顯杰表示,奇臺農場選用高產、抗逆性強的“新冬52號”等冬小麥品種,集成縮行增株、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化控等關鍵技術,光能利用率提高18%,主莖成穗率提高12%,即便6月遭遇干熱風等氣象災害,依然實現穩產高產。
小麥機械化采收現場。來源:六師奇臺農場文體廣電旅游中心
徐明家庭農場今年將1742畝地全部納入奇臺農場冬小麥高產創建十萬畝示范片。說起收益,該家庭農場負責人徐明喜笑顏開:“平均畝產較3年前提高100公斤左右。對我們來說,增產就是增收的底氣!”
連續創紀錄并非偶然。2022年以來,兵團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400萬畝,推廣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集成技術模式,夏糧播種面積從233.39萬畝增至300.9萬畝,平均畝產從461公斤提升至482.9公斤,持續保持夏糧單產水平全國領先地位,總產三年凈增37.77萬噸,按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500公斤計,可滿足75.54萬人一年的口糧需求。
針對糧食大面積高產的兵團模式,趙廣才評價:“兵團用實踐回答了在西北干旱區能否實現糧食大面積穩產高產的難題,為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供了兵團方案。”(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駿 趙優 紀曉貞)
▌本文來源:團炬客戶端
編輯/王萌 責編/王婷 張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