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楠
郵箱 | linan@pingwest.com
阿里、京東和美團之間的外賣大戰不斷升溫,有人說這種內卷沒有贏家。然而拼多多未必同意這種論斷,它就已經從外賣大戰上拿到不少好處。
早些時候,美團宣布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業務,同時將社區團購業務退出部分虧損區域。這番調整顯然跟外賣受到的沖擊有關,而由此帶來的連鎖變化是,拼多多成了唯一在社區團購上繼續加碼的巨頭。
社區團購是門苦生意,最苦的一點是難盈利。巨頭們曾經紛紛下注,但后來逐漸離場。如今萬物皆可外賣,“次日達+自提”的社區團購就更談不上有什么魅力了。
不過一門生意的好壞往往跟競爭格局有關。之前,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之前已經拿到了社區團購最大的市場份額,現在隨著美團收縮地盤,多多買菜的主導地位無疑將更加突出。
換句話說,雖然各家外賣生意的利潤因為競爭越打越薄,多多買菜反倒有機會把利潤增厚了。
1
外賣大戰給拼多多送上大禮
美團即時零售的日訂單量在7月12日突破1.5億,相比一周前足足增加3000萬。訂單量的猛增驗證了美團打贏外賣大戰的決心,而這種決心注定了它要把各方面資源向即時零售傾斜。
就社區團購業務來說,反正不賺錢,不如順勢調整。
6月下旬,美團優選忽然宣布轉型升級,關停大部分地區業務。不管是美團優選的用戶、供應商,還是相關員工,都對此感到意外。而美團優選前腳撤退,多多買菜后腳跟進。美團優選不要的,多多買菜“扛著流量來接盤”。
一方面,原美團優選商家入駐多多買菜,可以享受流量加倍、專人服務的“豪華套餐”。另一方面,美團優選的團長和員工,也成為多多買菜的招攬對象。有多多買菜收留美團優選員工的帖子顯示,內推費一人一千。
結合當時媒體報道,多多買菜的行動甚至早于美團優選正式在內部發出通知。行動不可謂不迅速。而這種積極響應不難理解。作為社區團購中僅剩的巨頭,多多買菜瞬間少了競爭壓力,白撿一大批顧客和商家資源,有了進一步壯大的可能。
多多買菜招攬美團優選員工。圖源:小紅書
當然,這種機會不只是靠老對手阿里和京東的助攻。在過往社區團購的大戰中,多多買菜本就已經占據上風。
2020是社區團購發展的關鍵一年。在疫情影響下,出行不便,消費受限,傳統菜市場和超市的運營都陷入困境。社區團購因為便捷性和非接觸性受到消費者青睞,也給商家們提供了新的生意出路。
興盛優選是當時的明星。截至當年9月,興盛優選覆蓋到13 個省和3萬多個村;并且當年完成兩輪融資,騰訊、京東、紅杉中國都是它的投資方。
更值得注意的是,社區團購這種模式尤其受下沉市場歡迎。而對同樣從五環外發家的拼多多來說,這沖擊到自己主站的電商業務。
為了維護既有利益,拼多多需要下場。從各方面積累來看,它也應該下場。
首先,拼多多早先合并拼好貨,本就有注重生鮮水果生意的基因。它對生鮮產品供給和相應的消費群體、銷售方式都非常熟悉,而過往沉淀的產品渠道和供應鏈系統,讓它比友商更容易適配社區團購這門生意。
其次,多多買菜在落地執行上也有過人之處。社區團購需要極大投入而利潤微薄,入場者基本都因為巨額虧損離場。但多多買菜通過精打細算,持續減虧,讓它比對手有了更大的底氣支撐下去。
拿美團優選與多多買菜對比來看。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在雙方進入社區買菜的前期和中期,都是通過低價策略占據下沉市場,搞補貼搶用戶,但在進入中后期之后,美團因為虧損巨大,無法通過正向的售賣渠道產生收益,只有縮衣減食,而多多買菜面對同樣困境,開始向上游拓展收入來源,如坑位費、活動秒殺費、技術服務費等,等于是拉著上游供應商一起來對抗美團。
有多多買菜供應商向硅星人證實了上述情況。還有行業人士吐槽,95%的商家都在虧損或掙扎,只有大商家能盈利。
有意思的是,多多買菜實際是有細有粗。一位從業多年的商家以黃瓜為例指出,美團會研究黃瓜的包材、單果克重、長短,而多多“只要是黃瓜就能上架銷售,沒壞就行”。這可以拉低商品價格,也有助于減少經營成本。
于是在綜合優勢之下,多多買菜持續進擊。據華安證券報告,到2022 年11月,多多買菜便占到社區團購市場份額的約50%。現在隨著美團優選戰略收縮,多多買菜很可能把對手空出的地盤都收入囊中。
1
社區團購有機會變成一門好生意了
外賣大戰改善了多多買菜的競爭環境,不過社區團購的前路還存在障礙。
一來,美團優選調整,核心原因在于美團對即時零售的看重。這是由它引領的賽道,也代表了通過外賣購買各種商品的新興潮流。而此消彼長,社區團購“自提+隔日達”的模式,熱度已經有所下降。
再者,社區團購主要優勢在于價格低廉。近年來折扣店等新業態的崛起,增加了社區團購的競爭壓力。
但社區團購的前景,還是比早先多了幾分光明。
一方面,社區團購過往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培育出不小的用戶規模和用戶黏性。在下沉市場,以及價格敏感群體眼中,社區團購兼顧低價與便利,成為不少消費者采購生鮮百貨的常用渠道。甚至有人為了方便自己購物,申請開設了社區團購自提點。
事實上,對美團優選突然關停大部分地區業務,不少消費者就心生感慨。他們希望可以繼續把美團優選用下去,還有人希望多多買菜把美團優選的供應商承接過去,好讓自己仍可以用社區團購的方式買到之前常買的物資。
開社區團購自提點成了一種增收方式。圖源:小紅書
另一方面,拼多多要把社區團購做成的決心,也是這個市場的重要變量。
回到2020年,當時拼多多舉辦5周年慶活動,創始人黃崢為上線不久的多多買菜做了一番定性評判。他說,買菜是個好業務,跟拼多多長期農業的承諾高度吻合;同時斷言,買菜也是苦業務和長期業務,絕無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得利。
這決定了拼多多能夠在社區團購上長期投入,也決定了它能更扎實地來應對這門生意,給錢給流量,甚至在拼多多App首頁,一度把“多多買菜”的入口放在“百億補貼”之上。
現在這份堅持換來回報,多多買菜減少了擴張阻力和成本壓力。如果它能吸引更多人通過社區團購的方式,來完成更多品類的消費,就有機會跨越整體盈虧的界限,讓這門生意真正繁榮起來。
這是拼多多的新考驗和新機會,也是巨頭之間外賣大戰的一個有趣注腳。
點個愛心,再走 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