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的一件事,讓人心里堵得慌。當地交警通報了一起事故:倆初中生騎著改裝過的電動摩托車,在路邊飆車的時候沒控制住,撞上了墻,倆孩子都沒了。
說起來,這事兒不是簡單的“意外”。那輛車是改裝過的,速度比正常電動車快得多,剎車啥的也受影響。更讓人唏噓的是,后座那個孩子一開始不想上車,架不住前面同伴老勸,最后還是坐上去了。
這幾年,未成年孩子騎改裝車出事的,真不少。這些改裝車看著“酷”,其實就是個“定時炸彈”——本來電動車有速度限制,改了之后能跑得飛快,但車身、剎車根本跟不上,稍微有點情況就容易失控。而且這些孩子大多沒駕照,對速度沒數,膽子又大,出事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
做父母的,這會兒肯定最揪心。出事的家庭里,有家長說“從來沒發現孩子偷偷改車”,這話聽著就心疼。其實啊,孩子心里那點“小九九”,有時候就藏在細節里:比如突然愛往修車鋪跑,放學回來一身汽油味,手機里存著些“飆車視頻”。這些信號要是早留意到,可能就能攔住他們。
不光是家里,外頭的監管也得跟上。現在有些地方的修車鋪,明知道是給孩子改車,還敢下手;網上更有賣改裝零件的,打著“提速神器”的旗號,悄悄賣給未成年人。這些門道不堵上,總有孩子會忍不住去試。
學校這邊,也得換個法子教安全。光在班會上講“注意安全”,孩子可能聽不進去。不如帶他們去看看交警查扣的改裝車,讓修車師傅說說改完之后剎車多不靠譜;或者讓他們演演“同伴勸你飆車,該怎么拒絕”,比干巴巴的道理管用多了。
倆孩子就這么沒了,最苦的是家里人。白發人送黑發人,那種疼,想想都難受。但難受歸難受,咱得從里頭琢磨點實在的:做家長的,多盯盯孩子的日常,別光問成績;管事兒的部門,對改裝車和賣零件的得下狠功夫查;學校呢,把安全課講得再實在點。
畢竟,孩子的青春再張揚,也得有個安全的底線。別讓一時的“耍酷”,變成一輩子的遺憾。希望這樣的事,以后再也別發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