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截圖
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此前,京東、美團、淘寶三家平臺企業曾就近期“外賣大戰”分別作出回應。
7月17日,京東表示,此次外賣“0元購”“滿18減18”等外賣惡性補貼是嚴重內卷的表現,屬于惡性競爭,京東完全沒有參與。
7月16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公開回應稱:“我們不想卷,我覺得這樣沒意義。”
而7月7日,淘寶閃購則表示,接下來會在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500億元,有效帶動消費內需,為商家創造生意增量,并充分做大市場容量,破除“內卷”式競爭。
截至發稿日,記者在幾家外賣平臺APP上發現,“滿38減19”“滿38減18.8”等外賣紅包、補貼券仍然存在。
今年4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吹響沖鋒號——百億補貼全面上線,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團推出“瘋狂567”領15元神券和五一特別優惠。5月5日,餓了么和淘寶上線“零元免單”活動,宣布邀請用戶免費喝1億杯奶茶。5月13日,五部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
7月以來,各平臺外賣大戰再次拉響。過去的兩個周末,消費者打開各大平臺,滿眼都是“0元外賣”已到賬、“滿18減18”、16.18元一份的小龍蝦……有媒體報道,飲品店日出千杯營收過萬不是奇跡,騎手單日收入更是增長了111%,平臺紛紛發布戰績,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超過1.5億,淘寶閃購、餓了么聯合宣布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的戰績(不含自提及0元購)。
一圖讀懂“外賣大戰”時間線
這個周末,各平臺外賣補貼力度如何?
7月19日,淘寶閃購開啟“超級星期六”。中午12點,記者實測,進入閃購頁面后,會收到多款外賣紅包。其中包括19元的無門檻紅包和0.01元喝奶茶。在微博平臺上,#淘寶閃購超6款外賣只要1塊9#登上熱搜。
7月19日中午,淘寶閃購的活動頁面
餓了么也推出了社交分享免單的活動,消費者領券分享后,即享受免單福利。此外,餓了么還上線了領取“25減25”“18減18”“奶茶免單卡”等活動。
7月19日,有網友刷到朋友圈的餓了么相關推送(圖源網絡)
同一時間,記者打開美團APP,在主頁下方位置有“驚喜外賣立享”標識,點開后收到一張美食兌換券、一張下午茶兌換券,分別可兌換價值約10-30元的套餐,當日有效。
7月19日中午,美團APP的“神搶手”頁面
而打開京東外賣,隨即彈出外賣百億補貼頁面,有多種套餐可供選擇。與其他外賣平臺比較,價格普遍低數元到十幾元不等。
7月19日中午,京東外賣的百億補貼頁面
補貼難以帶來有價值的增量
作為這場外賣大戰美團方的指揮者,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認為,2.5億日訂單量中“絕大部分是泡沫”。
王莆中以過去曾進行過激烈外賣補貼的區域來舉例說明。據其介紹,2018年美團與滴滴在無錫開戰,當天無錫的日訂單量漲了三倍。但是在一年以后,美團以無錫訂單與蘇州、常州做對比,發現與沒有打外賣戰的城市相比,“根本沒有額外的增長”。
而在這次補貼大戰中迎來單量規模倍增的宿遷也是這個道理。王莆中透露,在各大平臺的補貼下,宿遷兩個月的即時零售訂單量漲了4倍,但里面絕大多數是泡沫。以宿遷當地的堂食面館為例,堂食面一份18元,而外賣面只需要6元,這種巨大的價格扭曲是不可持續的,也很難為即時零售市場帶來真正有價值的增量。
對商戶對行業都有傷害
在外賣大戰中,消費者往往能夠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購得商品。2.5元購買原價21.5元的早餐套餐、3元錢購買一杯奶茶、1元錢買到12瓶純凈水、1分錢買到一包紙巾……在消費者這頭,薅羊毛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有消費者一個周末點好了未來一個禮拜的餐食。
而在商家側,外賣大戰帶來的單量瘋長,給其員工體力、門店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考驗。且訂單量增長之后,疊加補貼費用、配送費,商戶的利潤往往被大幅壓縮。有奶茶店工作人員表示,訂單量比平時多了三分之一,但利潤卻減半。另外,因平臺推出的優惠券活動,消費者爽約廢單比比皆是。廈門一家茶飲店因“0元券”引發爆單,但30%的訂單因消費者爽約成為廢單,過夜飲品只能倒掉,店方被迫調整策略為“到店制作”。
除此之外,補貼大戰給許多行業、品牌的價格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北京南城香的創始人說,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外賣大戰使南城香單日總流水約增長30%-35%,但他擔心產品價格下降后難恢復。
王莆中表示,再猛烈的商戰,如果不能推動進步,甚至違背商業邏輯,那這個戰場就沒有贏家。對于餐飲行業,不管是美食還是奶茶咖啡,好不容易建立的價格心智,正在被補貼大戰打破;對于大部分正餐品牌來說,外賣補貼大戰,影響到堂食正常的經營秩序,也不可持續。
呼吁行業回歸理性競爭
經過拉鋸時長為半年的外賣大戰后,不少行業人士指出,外賣這種商業模式存在脆弱性,一遇到激烈競爭就得“補三頭”。
王莆中認為,外賣模式確實存在利薄的特點,每一單的利潤額僅僅一元多點兒,這使得外賣網絡上的商戶、騎手、平臺、用戶這四方,需要找到一個巧妙的平衡點,大家才能互相滿意。因此,“這種商業模式不能用太理想化或者太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干”。
目前,美團的OPM(運營利潤率)約為3%,相比之下,高抽傭的美國外賣企業DoorDash,在商家自配上收取16%-18%的費用,而且用戶還會付給騎手不菲的配送費和小費,這種情況下也僅能賺一點點錢。
回到當下的行業競爭,王莆中認為,這場外賣大戰泡沫史無前例的多,呼吁社會各界能夠一起討論和反思,這種“沖單”到底對社會有沒正面影響,對整個產業持續發展有沒有意義?“我相信,現在的環境,肯定是不支持這種非理性戰爭的”。
(原標題:被約談后首個周末,外賣平臺補貼仍在繼續,一圖梳理“外賣大戰”時間線→)
來源:東方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