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以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態度解讀來訪者的內心與行為。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同感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情感,讓來訪者感受到安全、接納、平等、尊重的咨詢氛圍,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過迷茫低谷。
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有沒有在育兒的路上,脾氣一上來就忍不住打了孩子呢?我跟你們說,我就有過這種經歷。剛打完孩子,我這心里啊,那是后悔得要死,腸子都悔青了!但事已至此,咱得想辦法開導孩子,盡量減少這事兒對孩子心靈的傷害。
這時候,孩子可能滿心委屈,哭得稀里嘩啦的。咱得先穩住自己,不管心里多愧疚,都得鎮定下來。因為孩子正眼巴巴地看著咱呢,咱要是還情緒激動,孩子不得更害怕啊!我就趕緊深呼吸了好幾下,讓自己平靜點,然后蹲下來,溫柔地跟孩子說:“寶貝,剛剛是我太沖動了,不應該打你,你別怕。”就這么幾句話,就像給孩子吃了顆“定心丸”,孩子一下就安靜了點。
等孩子稍微平靜點,咱就得跟孩子好好說說為啥會動手。就比如說孩子貪玩,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咱提醒了好多回都沒用,脾氣“噌”地一下就上來了。這時候咱就老實跟孩子說:“我都提醒你好多回收拾玩具了,可房間還是這么亂,我沒控制住脾氣才動手,我知道打人不對,但你也得想想是不是沒聽我的話呀?”得讓孩子明白,咱打他們不是不愛他們,而是實在拿他們的某些行為沒辦法了。但咱可千萬別在說的時候又發火,得心平氣和地跟孩子交流。
說完這些,抱抱孩子絕對是個增進感情的好招!身體一接觸,孩子就能感受到咱的愛和溫暖。我就緊緊地抱住孩子,揉揉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背,讓孩子在我懷里有安全感。我還在抱的時候,輕聲跟孩子說:“不管怎樣,我永遠愛你。”這幾個字啊,就像陽光一樣照進孩子心里,把剛剛挨打的陰影都趕跑了。
咱也不能光說不做,既然知道打人不對,以后就得改。我就跟孩子拉勾勾,約定以后不管遇到啥事兒,都不再動手打人。我還鼓勵孩子監督我,跟孩子說:“要是下次我又要發火了,你就跟我說‘爸爸/媽媽,不能打人’,好不好?”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知道我改錯的決心,還能讓他們參與到我的改變里,給他們點主動權。
最后啊,我就帶著孩子一起做游戲、看動畫片,或者吃點愛吃的小零食。用這些開心的事兒把剛剛的不愉快都沖淡。讓孩子知道,生活里好玩的事兒多著呢,這點不愉快很快就過去啦!
打了孩子后,咱要是能及時、用心地開導孩子,就能把這事兒的壞影響降到最低,還能讓咱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好,一起快快樂樂地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