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買了就后悔!"
"XX品牌又自燃了!"
"專業人士都不敢買的5個車型!"
這些似曾相識的標題背后,隱藏著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2025年7月13日,一場席卷汽車自媒體圈的"禁言風暴",終于將這個行業的潛規則暴露在陽光下。
凌晨三點,某千萬粉絲汽車大V正在剪輯最新一期"曝光視頻",突然發現賬號被永久封禁。這不是個案,一夜之間,多個頭部汽車自媒體在各大平臺集體"失聲"。
有網友在微博CEO王高飛(微博昵稱:來去之間)評論區提問:“昨天那一波汽車博主被封不說明下理由?”王高飛簡明扼要給出回復:“攻擊新能源廠商和企業家。”
據了解,這場行動源于多家主流車企為期數月的系統調查,收集的電子證據數據總量超過1TB,包括數百段問題視頻和大量交易記錄。這些被處理的賬號背后,往往隱藏著令人震驚的產業化運作模式。他們建立了龐大的素材庫,存儲著上千段事故視頻,可以隨時調用、剪輯、嫁接。專業的文案團隊深諳傳播心理學,知道如何用"震驚體"標題吸引眼球,如何在120秒內制造情緒爆發點。更夸張的是,他們還豢養著一批專業"演員",隨時可以聲淚俱下地扮演維權車主。
這些自媒體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基礎服務是制作負面內容,進階版提供多平臺聯動傳播,最高級的"旗艦服務"則包括全媒體矩陣覆蓋。不同層級的服務對應著不同的收費標準,最"貼心"的是,他們還提供"危機公關"服務——一手制造危機,一手幫忙滅火。
車企們終于忍無可忍。蔚來汽車的法務團隊在2024年打響了第一槍,他們起訴某自媒體編造"漏電致死"謠言一案,不僅勝訴獲賠,更在庭審中揭露了令人震驚的真相:被告小編從未見過實車,所有"致命缺陷"的視頻都是拼接而成。這場勝訴像一劑強心針,讓更多車企拿起法律武器。據悉,目前已有23家車企組建了專門的反黑公關法務團隊,累計發起訴訟超過50起。
比亞迪的工程師們另辟蹊徑,他們自主研發的虛假信息識別系統不僅能識別視頻的剪輯痕跡,還能通過AI比對全網素材,找出重復使用的事故視頻。更厲害的是,系統可以分析文案的相似度,精準鎖定水軍賬號。一位工程師透露:"我們發現同一段自燃視頻,被P上不同車標使用了17次。"
理想汽車選擇了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在所有試駕車上安裝數據記錄儀。現在,任何測評都必須同步公開完整的行車數據。"以前靠一張嘴就能胡說八道,現在必須用數據說話。"理想汽車的產品經理表示。這一舉措直接導致多個知名車評人公開道歉,承認之前的測評存在夸大成分。
長城汽車開辟了新戰場。他們打造了官方測評平臺,邀請真實車主參與測試,全程直播。"讓消費者自己看,自己判斷。"長城汽車的市場總監說。這種透明化的做法,正在被越來越多車企效仿。
更甚者,12家主流車企組建了"反黑聯盟"。這個聯盟不僅共享黑名單,還建立了聯合取證機制。據聯盟成員透露:"我們現在有專人24小時監控可疑內容,發現線索立即啟動聯合調查。"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讓單個車企不再孤軍奮戰。
713的風暴來得正是時候,不僅揭露了自媒體行業的亂象,更引發了整個行業的深刻反思。平臺需要優化算法,不再為博眼球的內容推波助瀾;行業需要建立標準,讓測評有規可循;消費者更需要擦亮眼睛,學會辨別真偽。
當這塊遮羞布被扯下后,我們期待看到一個更清朗的汽車輿論環境。畢竟,真正的車評人應該幫助消費者做選擇,而不是成為某些人斂財的工具。這場風暴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