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兆慧)7月20日,《乙肝綜合防治現狀研究報告》在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醫防協同 肝愿為您——乙肝綜合防治模式研討會”上正式發布。
為深入了解我國乙肝防治的實際現狀,探討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攜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組織發起了《助力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中國行動—乙肝綜合防治模式探索研究項目》。該項目于去年8月在北京啟動,歷時近一年,《乙肝綜合防治現狀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研究共選定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四省六市,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調查。定量調查7家三級醫院、5家二級醫院、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家鄉鎮衛生院、5家市級疾控中心和6家縣區級疾控中心等47個專業機構和服務接受方,包括1215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1209名非乙肝病毒感染者。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乙肝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現消除目標的道路上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存量大,成人慢性乙肝防控挑戰多;二是乙肝防治體系不完善,統籌規劃與資源投入待進一步加強;三是乙肝檢測、診斷與報告體系存在短板,乙肝診斷率與WHO提出的消除目標差距大,治療覆蓋率亟待進一步提升;四是患者全程隨訪管理工作薄弱,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欠缺;五是患者對疾病治愈的預期高,但對疾病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足,推動治療仍存在障礙;六是乙肝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對乙肝治療認知不足,“無癥狀不需治療”是主要誤區;七是肝硬化肝癌風險高,疾病負擔重;八是信息管理不暢和缺乏有效全程管理等因素,影響患者規范治療和長期隨訪等。
面對上述挑戰,專家給出多項破局建議:完善政策保障,及早組織制訂全國乙肝防治規劃或行動計劃;做好三醫聯動,建議持續加大乙肝防治工作投入力度;強化檢測發現,有序擴大乙肝主動篩查覆蓋面;推動抗病毒治療覆蓋,更新乙肝病例診斷標準和規范乙肝病例報告流程;優化診療流程,強化病例診療全程管理體系建設;注重科研投入,加快乙肝治療新型藥物研發;減少歧視,持續開展健康宣教及強化心理支持;推動乙肝信息化建設,用“大數據”科學引領防治進程。
“這份報告是消除乙肝道路上的建議書,也是行動的再出發。”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副理事長徐卸古強調,隨著我國肝炎防治工作的逐步完善,從政策指導、經費投入、隊伍建設、社會保障等全方面行動,我國有望在2030年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行動目標,為全球肝炎消除貢獻中國方案。
校對 盧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