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消息(通訊員 郝宗康 李鑫峰 報道 闕月 周先焱 攝影)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深入學習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2025年7月12日,武昌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主題活動,隊員們徒步前往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誕生紀念地及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成立紀念碑,在行走中回溯歷史,于實踐中汲取奮進力量。
當天上午,“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從大河鎮太山村整裝出發,邁著堅定的步伐徒步十余公里前往吳祥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路途中,大家相互鼓勵,盡管天氣炎熱,但絲毫沒有動搖大家追尋紅色足跡的決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每一個腳步追尋著當年革命先輩的足跡,感受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
正午時分抵達吳祥村后,稍作休整的隊員們再次列隊,有序前往紅十五軍誕生紀念地。隊伍中,退伍軍人陳寶晟主動擔起講解員職責,結合對紅色歷史的深入研究,向大家細致講述了紅十五軍誕生的時代背景、組建歷程,以及革命先輩們在缺衣少食、敵眾我寡的絕境中,如何堅守信念、奮勇抗爭的英雄事跡。“紅十五軍的旗幟,是無數志士用熱血染紅的;他們的抗爭,為中國革命點燃了不滅的火種。”生動的講述讓歷史場景仿佛在眼前重現,隊員們靜靜聆聽,內心被革命先輩的赤誠與英勇深深觸動。
離開紀念地,隊員們繼續徒步前往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成立紀念碑。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全體隊員列隊肅立,目光堅定。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大家齊聲高唱國歌,激昂的旋律里飽含著對先烈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合影留念時,每個人眼中都閃爍著傳承紅色精神、勇擔 時代使命的堅定光芒。
“課本上的文字變得可觸可感,革命先輩的形象也愈發鮮活。”記者采訪到志愿服務隊隊長李鑫峰則感慨:“在紀念碑前唱國歌的那一刻,我真切體會到今天的和平多么來之不易。作為青年一代,我們必須接過先輩的接力棒,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此次活動通過徒步重走紅色路線、聆聽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等方式,讓隊員們深刻感悟到了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革命精神的強大力量。“智能之光”志愿服務隊隊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