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董雨欣
近日,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民法院七里墩人民法庭審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辦案法官通過電話溝通、微信調解等方式,耐心釋法析理,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使得案件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有效化解了矛盾,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原告天水某公司前法人與被告周某是多年好友,2016年,周某因資金周轉困難向天水某公司借款2萬元,并書寫借條一張,承諾一定期限內還款。然而,借款到期后,周某卻遲遲未能履行還款義務。多次催討無果后,無奈之下天水某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周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
案件受理后,辦案人員第一時間仔細查閱了案件卷宗,梳理案件事實和證據。考慮到雙方當事人曾是好友,且該案件事實相對清楚,具備調解基礎,為避免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之間的關系,辦案人員決定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助理耐心傾聽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和意見,了解到被告周某并非惡意拖欠借款,而是因生意經營不善,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問題,暫時無力一次性償還借款。而原告天水某公司現法人則表示其公司現資金周轉困難,希望被告能盡快還錢。針對雙方的矛盾焦點,辦案人員從情、理、法多角度出發,一方面向被告釋明拒不履行還款義務的法律后果,告知其如果案件進入強制執行程序,不僅會對其個人信用產生嚴重影響,還可能面臨更嚴厲的法律制裁;另一方面,也向原告說明被告目前的實際困難,希望原告能夠給予被告一定的寬限期。
經過辦案人員多次耐心細致的溝通和調解,雙方當事人的態度逐漸緩和。最終,在辦案人員的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至此,這起民間借貸糾紛在辦案人員的努力下得以圓滿解決,雙方當事人對調解結果均表示滿意。
近年來,秦州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將調解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下一步,秦州區人民法院將繼續深化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創新調解方式方法,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